1.你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何看法?
【回答要点】:(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哪行哪业的人,只要是我们中国的公民,无论是否有官位,都要关心国家大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不负责的态度。(2)谋其政并不
等于强行干涉和影响,而是一种对人对事负责任的表现!民众拥有对机关等监督的权利,为了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的法制国家,必须人人擅用民主监督的权利。这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公民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参与国家、社会和公共事务。(3)在单位也如此,每个人该关心参与本单位的事,作为领导该集思广益,作为职员也应该积极响应,当然在意见不被采纳时该遵照执行,这同样体现一个纪律观念的问题。
2.有人说: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你怎么看?
【回答要点】:(1)如果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它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那么反腐败就是错误的。但现今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在抓经济的同时,反腐败也紧抓不放。说明,腐败不仅对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是经济发展的拦路石;(2)腐败非但不是润滑剂,而是社会的大毒瘤与癌细胞,它侵袭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危害着国家发展的事业。就像厦门远华走私案件,表面似乎给厦门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远华走私最猖狂的时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亏损最厉害的时候,它混乱了市场秩序,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损失。所以反腐败势在必行;(3)作为公务员,更应以史为鉴,在腐败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与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与权力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3.“谁在背后不议人,谁人背后无人议”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回答要点】:(1)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个人都得面对及正视它;(2)每个人应首先约束自己,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特别是别人的缺点和隐私,这是不道德的,它不利于大家的相处;(3)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如果无大碍的,抱以“有则改,无则勉”的态度,不用一味追究,如若涉及重大问题,应当在适应的场合予以指出。(4)一个单位如果背后议论的现象严重,则应讲明利弊,以正风气。
4.你在单位里很能干,很受领导重视,但此时新来一同事,比你更有才能,那你将怎么处理和他的关系?
【回答要点】:(1)“能者为师”,既然他比我强,那一定有可向他学习的地方,我诚心诚意向他请教,取其长补己短。(2)应当与之合理竞争,在交往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排挤或搞小阴谋都是不可取的。
5.如果通过这次面试我们单位录用了你,但工作一段时间却发现你跟本不适合这个职位,你怎么办?
【回答要点】:(1)我会要求单位再给我几个月的时间,更加努力学习,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业务知识和处事经验,了解这个职业的精神内涵和职业要求,力争减少差距。(2)但如果实在不合适,我会要求单位给我调动工作,如果单位不安排调动,我会主动辞职。去进修或者去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