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现形象的生动,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语言畅达乃至华美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失之简朴,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顿无枯燥之感。
申论议论文语言特点是鲜明、准确、概括、生动,但如果在语言上不注意锤炼,不注意 运用一些技巧来达到形象化的要求,议论文的语言是很难生动的。申论议论文语言形象化的
方法主要采用抽象化思维向形象化思维转化的方式。在一篇申论文章中,我们如果插入或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句是可以实现形象化要求的。
一、形象比喻法
注意三点:(1)比喻的特点;(2)比喻的相似性;(3)不同范围的事物才可形成比喻。
实际上这也就是形象比喻的一种仿写形式。
所给的语境: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仿写的对象为“时间”,这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我们要赋予它以形象的感受,可以写成:
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时间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是与非。
写“意志”,可以说“意志是一团火,可以永不熄灭,也可以瞬间消失;意志是一条河,可以源远流长,也可以转瞬干涸。”
写“理解”,可以写成“理解是一条纽带,将人与人之问的距离拉近;理解是一座桥梁,让心与心彼此沟通。”
二、形象阐释法
注意两点:(1)抓特征;(2)阐释语要精当简要。它主要体现为以形象为例阐明抽象概念的内涵。
写“直线”,就可写成直线的无尽,说明它有着执著的追求:直线的挺拔正是它刚直不阿性格的体现,直线的不曲证明它具有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赞美直线的挺拔,是因为它性格刚直不阿。一位教授拿着一根筷子告诉他的小儿子:“它永远是直线。”儿子却不以为然,拿过来用力地弯曲,然而“啪”地一声,筷子断了,拿在手里的仍然是直线,这就是刚直不阿的直线。
三、形象例说法
与形象阐释法不同的是,前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去解释抽象的概念,而此法重在通过具的事例使一个抽象化的物或概念更加具体,用事实说话是它的突出特点。注意:选例要围绕概念的特征,就好比“论据要围绕论点选择一样”,事例后要加上适当的必要的论说。
写“寂寞”,就可以写成:他们寻找寂寞,但不意味着意志消沉。姜尚垂钓河边,一时
寂寞却成就后来的千古功名;诸葛亮“龙卧南阳”,一番寂寞之后,便有了成名八阵图的得意;再说现代的吧,众多球迷心目中的乔丹,他也曾把手一挥,离开了他成名的篮球场,两
年的寂寞以后,他又创造了三连冠的辉煌。
四、引言阐释法
引的“言”既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名诗、名歌,它们往往有警策心的作用,用在文章中往往使文章富含哲理。
这里的阐释语可以在引言前,也可以在引言后,目的是加强说理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第六节申论议论文的文体
申论的议论文体,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手段,对客观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体。申论议论文体种类很多,以下选择社会评论(或称短论)、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三种类型进行学习。
一、社会评论模式
社会评论是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或短论、小评论的统称。社会评论往往是对社会上某些事件或现象进行的分析、评述,针对问题切中要害,担当广大读者的思想顾问和生活顾问,一般发表在报刊上。选材要求“大中取小”,也就是从较大的社会政治和思想现象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或问题本质的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经过分析、开掘,揭示其普遍的、深刻的含义,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
【开头】
1.叙述现象或者引用材料——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2.引出论点——判断句,有主语、谓语和宾语。
【中间】
1.分析法为主。围绕现象材料进行分析。一般分为两个以上方面,即“为什么”、“怎么样”。
2.其他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反证法。
注意:以上两方面常常仅取其中一个方面(甚至只用喻证法)就可以了。
3.联系现实和自身,发挥意义——小中见大。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