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招警考试辅导之第五章语言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6-08-17 共7页

  3.半文半白
    有些应考者在写文章时,白话句中加上文言词语,在文言句式中又生硬地夹杂白话词语,或时而白话句,时而文言句,两者不能协调。这种语言,读起来也十分别扭,以为自己写出的文章水平高,实际上却适得其反。
    4.语言无味
    有些应考者在写文章时语病并不很多,但文章总是写得死气沉沉,干巴巴的。有的人掌握的词汇很少,不会用生活中活的语言,写出的文章索然寡味。
    5.标点符号使用不合规范
    乱用逗号、句号,破折号、省略号不分,一逗到底,一点到底等等。标点符号是申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广大应考者足够的重视。
    6.语不合体
    就是不合申论文体。申论的概括说明部分以说明为主,有时要求概括问题而非事实材料,应考者必须符合题目要求。
    7.遣词造句能力差
    有些应考者基本功不扎实,造句能力差,措辞不当,词不达意。
    第四节申论写作文风
    申论写作文风指的是一种时代面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具体反映,也是应考者的个人.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在论写作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纵观全篇,把握主题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着眼于文章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全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把握住了全篇的主旨,理清所要写的文章的脉络,再逐一添加具体内容,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如果只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材料,就急于写文章,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理解错材料所要表达的含义。
    3.综合分析,全面考查
    吃透材料所给的内容主题,适用给出的表述范围、角度、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4.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将文章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道理要讲得正确,讲得深刻,还要把道理讲得明白流畅,通俗浅近。在感情上打动人,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
    5.褒贬分明,生动形象
    应考者在申论文章中,如果在对抽象道理的论述中,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密、逻辑性强,且富有形象性,将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就可以把道理讲得生动活泼,引起考官阅读的兴趣,使其更容易理解应考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申论文章中的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可以是完整的形象;也可以是某一形象的局部。应考者既可在评论中塑造形象,也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描绘分析事物。具体的运用,则可以用形象作为引子,引出正文;也可以将形象作为依据,提供证明,也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议论和形象融为一体等。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巧喻善比;(2运用形象化的笔法;(3)借用有感情的形象。
    6.语言精练,朴素自然
    申论文章要写得精练朴素,就是要求应考者在说理论述的时候,力求质朴自然,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准确而恰当地表达出来,朴素并不是说要内容空洞,语言粗糙,而是说语言必须经过自己的提炼加工,不装腔作势、哗众取宠。
    用语精练,就是用恰当的篇幅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内容精辟,语言简洁,不故作斯文、舞文弄墨。当然也不是说文章写得越短就是越精练,而是要量体裁衣、长短适度。
    申论文章的朴素和精练是相辅相成的。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文章,并不需要应考者用华丽的辞藻来粉饰,也不需要烦琐冗长的论述,而往往精练简洁得体的文章更能体现应考者的思想感情,更容易在申论考试中获得考官的青睐。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讲道理的态度要真实;(2)文章篇幅要适中;(3)语言运用要规范。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