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病毒“四大家族”
一、宏病毒
由于微软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Windows系统占了绝大多数的PC软件市场,加上Windows和Office提供了宏病毒编制和运行所必需的库(以VB库为主)支持和传播机会,所以宏病毒是最容易编制和流传的病毒之一,很有代表性。
宏病毒发作方式:在Word打开病毒文档时,宏会接管计算机,然后将自己感染到其他文档,或直接删除文件等等。Word将宏和其他样式储存在模板中,因此病毒总是把文档转换成模板再储存它们的宏。这样的结果是某些Word版本会强迫你将感染的文档储存在模板中。
判断是否被感染:宏病毒一般在发作的时候没有特别的迹象,通常是会伪装成其他的对话框让你确认。在感染了宏病毒的机器上,会出现不能打印文件、Office文档无法保存或另存为等情况。
宏病毒带来的破坏:删除硬盘上的文件;将私人文件复制到公开场合;从硬盘上发送文件到指定的E-mail、FTP地址。
防范措施:平时最好不要几个人共用一个Office程序,要加载实时的病毒防护功能。病毒的变种可以附带在邮件的附件里,在用户打开邮件或预览邮件的时候执行,应该留意。一般的杀毒软件都可以清除宏病毒。
二、CIH病毒
CIH是本世纪最着名和最有破坏力的病毒之一,它是第一个能破坏硬件的病毒。
发作破坏方式:主要是通过篡改主板BIOS里的数据,造成电脑开机就黑屏,从而让用户无法进行任何数据抢救和杀毒的操作。CIH的变种能在网络上通过捆绑其他程序或是邮件附件传播,并且常常删除硬盘上的文件及破坏硬盘的分区表。所以CIH发作以后,即使换了主板或其他电脑引导系统,如果没有正确的分区表备份,染毒的硬盘上特别是其C分区的数据挽回的机会很少。
防范措施:已经有很多CIH免疫程序诞生了,包括病毒制作者本人写的免疫程序。一般运行了免疫程序就可以不怕CIH了。如果已经中毒,但尚未发作,记得先备份硬盘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再进行查杀,以免杀毒失败造成硬盘无法自举。
三、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以尽量多复制自身(像虫子一样大量繁殖)而得名,多感染电脑和占用系统、网络资源,造成PC和服务器负荷过重而死机,并以使系统内数据混乱为主要的破坏方式。它不一定马上删除你的数据让你发现,比如着名的爱虫病毒和尼姆达病毒。
职称计算机internet考点----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的定义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2.网络协议的要素
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术语。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和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过程进行。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用来规定信息格式;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时序(定时)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网络协议的工作方式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象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当然了,网络协议也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一种协议则要看情况而定。Internet上的计算机使用的是TCP/IP协议。ARPANET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使用了TCP/IP标准网络协议,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连网协议是Internet采用的一种标准网络协议。它是由ARPA于1977年到1979年推出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规范。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TCP/IP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成为Internet网上的"通用语言"。
4.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
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最常用的复合技术就是层次方式,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如下:
(1)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服务及接口标准。
(2)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3)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4)把物理通信线路作为最低层,它使用从最高层传送来的参数,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修改FTP站点属性
在"站点管理器"对话框中,选择左侧站点列表窗口中需要修改站点属性的FTP站点;在窗口的右侧即可以修改FTP站点的"标识名、主机地址、用户名及密码等"各项登录信息。
如果点击"编辑"按钮,即会弹出"设置"对话框,其中可以修改FTP站点的"常规"设置选项,"高级"设置选项。在"常规"选项卡中,如果有相对固定的FTP站点传输目录时,可以设置默认的远程登录目录和默认的本地目录。这样在打开CuteFTP的时候就不用再对本地和远程目录进行选择。
在"常规"选项卡中,如果有相对固定的FTP站点传输目录时,可以设置默认的远程登录目录和默认的本地目录。这样在打开CuteFTP的时候就不用再对本地和远程目录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