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会计基础复习要点及经典例题(3)

发布时间:2010-01-19 共11页

  四、账户的概念和分类(要求掌握)

  (一)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分类:

  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一致。

  1.按照其所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2.根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1)资产类账户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等。

  (2)负债类账户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以及预提费用等。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

  (4)损益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等。

  (5)成本类账户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五、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了解):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的格式,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反映数额的增加情况,另一部分反映数额的减少情况。根据这个需要,把账户划分为左右两方,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称为“贷方”,即“左借右贷”。

  注意:账户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所谓收入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等;

  (2)对于资产类和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其中的费用类账户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等。

  (3)对于资产类账户,有些账户特殊,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主要包括累计折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等。

  (二)账户余额的计算方法:

  在账户登记时,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之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本期期末余额和本期期初余额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其中,“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注意: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相对于一定的会计期间来说的,一定会计期间结束时的期末余额,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就成为期初余额。也就是说,本期的期末余额=下期的期初余额。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