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考试《财经法规》章节点拨(四)

发布时间:2010-01-19 共2页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1)性质不同;(2)作用范围不同;(3)实现形式不同;(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职业道德来自于职业习惯和约定俗成,它是靠信念、习惯、传统、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
  会计职业道德它主要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会计工作中人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某些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本职工作仅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应付了事,尽管我们不能说这种现象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但它违背了爱岗敬业、提高技能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会计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须”,评价使用的范畴是对和错,通常对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应对其后果进行禁止性追究,并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惩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是“应该”,评价使用的范畴是善和恶,是一个价值判断。
  对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应予以舆论谴责,并引起违背良心的内疚和行为的反思。
  有的不良会计行为只是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而没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当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争议时,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能明确作出裁定,也缺乏对裁定执行的保障。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
  (1)接受教育。(2)自我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的惩戒和处罚。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3)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4)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形势、法制、政策、反腐斗争、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等。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学生在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无所适从,从而导致部分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2)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具有的特点: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继续教育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基础教育和其他类型的学历教育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会计人员断续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和会计职业荣誉教育。
  (3)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不能脱离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和社会作用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他律教育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
  职业良心是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是认识和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统一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修炼。
  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是一个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
  四、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有关单位的积极参与,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自律等综合治理手段。
  (一)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途径主要有:
  ①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②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③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二)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
  (三)依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财政部门利用行政管理上的优势,对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实施必要的行政监督检查。
  虽然各省规定的高级会计师评审标准的具体条款有所不同,但基本是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考察
  在会计行业自律组织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可以由职业团体通过自律性监管,对发现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根据情节轻重程度采取通报批评、罚款、支付费用、取消其会员资格、警告、退回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参加后续教育等方式。
  五、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一)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
  (二)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
  (三)企事业单位任用合格会计人员,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支持并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四)社会各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五)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单位负责人必须重视和加强本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当审查会计人员的职业记录和诚信档案,选择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好、无不良记录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良好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树立,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监督。
  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
  要在社会主义会计人员中倡导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职业道德意识,引导会计人员加强职业修养。
  除了独立的监督机构外,最行之有效、成本最低廉的监督是舆论监督,它具有强的监督功能。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