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高频考点讲解(5-8)

发布时间:2014-02-20 共4页

  高频考点1-7:会计监督

  

 

  (一)会计监督体系(“三位一体”)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1.主体

  (1)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2)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2.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

  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1)岗位分离

  ①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

  (2)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3)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

  (1)对违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通过建立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3)发现账实不符的处理

  ①依法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

  ②无权处理的,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三)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1.监督主体

  (1)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3)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2.监督对象:会计行为

  3.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1)对单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检查;

  (2)对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检查;

  (3)对单位会计核算情况的检查;

  (4)对单位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的检查;

  (5)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检查。

  (四)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1.方式

  (1)注册会计师的监督

  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2)群众监督

  2.委托单位的义务

  (1)委托单位应当如实地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

  (2)任何人不得干扰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审计业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示意、胁迫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

  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1)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仅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替代或减轻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承担的责任。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1)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仅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替代或减轻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承担的责任。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例题1·单选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 )。

  A.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B.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C.本单位负责人

  D.本单位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的( )的职责权限应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A.审批人员 B.经办人员

  C.财物保管人员 D.稽核人员

  【答案】ABC

  【例题3·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不属于财政部门监督内容的是( )。

  A.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管理

  B.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否符合任职条件

  C.会计主管人员是否符合任职条件

  D.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是否经过财政部审批

  【答案】D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