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题库预测卷第二套

发布时间:2014-01-21 共10页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原始凭证的分类  
【解析】原始凭证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其中,外来  
原始凭证,是指在同外单位发生经济往来事项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飞机和火车的票据、银行收付款通知单等。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部门或人员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开工单、成本计算单、出库单等。材料请购单、购货合同等各种单据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不能作为原始凭证。故选D。  
2.【答案】B 
【考点】三栏式明细账的适用范围  
【解析】三栏式明细账,是指采用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金额式账页的明细分类账。它适  
用于需要反映金额核算的会计账户,如反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等总分类账户的详细情况的明细分类账。故选B项。  
3.【答案】A 
【考点】跨年度账簿的适用范围  
【解析】一般来说,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但有些财产物资明细账  
和债权债务明细账,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簿等,由于材料品种、规格和往来单位较多,更换新账抄写工作量大,因此可以跨年使用,另外各种备查簿也可以连续使用。故选A。  
4.【答案】A  
【考点】库存现金的管理  
【解析】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出按规定允许留存的现金的最高数  
额。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其  
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远离银行或交通不便的企业,银行最多可以根据企业15天的正常开支需要量来核定库存现金的限额。库存现金超过限额时,应及时将超出的现金存入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补足限额。故选A。  
5.【答案】D 
【考点】发料凭证汇总表的归类  
【解析】汇总原始凭证也称“原始凭证汇总表”,是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为简化记账凭证  
的编制工作,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按照一定的管理要求汇总编  
制一张汇总凭证,用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总括发生情况的会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是有关责任人根据经济管理的需要定期编制的。如“发料凭证汇总表”、“收料凭证汇总表”、“现金收入汇总表”等都是汇总原始凭证。故选D。  
6.【答案】D 
【考点】差旅费报销的账务处理  
【解析】差旅费的报销:实际发生的差旅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如有退回的差旅费,借  
记“库存现金”科目,同时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故选D。  
7.【答案】D 
【考点】账账核对的具体内容  
【解析】账账核对是指将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相核对。其具体内容包括:(1)将现金日  
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和各种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同总分类账中各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2)将总分类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同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3)将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期末余额同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的库存数核对相符。故选D。  
8.【答案】D 
【考点】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核算  
【解析】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应纳税额=92 700÷(1+3%)×3%= 
2 700(元),主营业务收入=92 700-2 700=90 000(元)。故选D。  
9.【答案】B 
【考点】所有者权益总额核算  
【解析】M公司2010年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560 000+48 000+53 000+97 000= 
758 000(元)。本期发生的业务具体表现为:(1)用资本公积30 000元转增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一增一减变化,不影响总额;(2)实现净利润150 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3)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15 000元,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一增一减变化,不影响总额;(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3 000元,使得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该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758 000+ 
150 000-23 000=885 000(元)。故选B。  
10.【答案】C 
【考点】错账更正法  
【解析】发票金额错误的,需开票单位重新开票,应由N公司重新开具发票。故选C。  
11.【答案】D 
【考点】 货币计量  
【解析】对于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由于开展经营活动和所在国提交财务会计报告和  
申报纳税的需要,日常会计核算需要采用当地的法定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其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故选D。  
12.【答案】B 
【考点】账户的分类  
【解析】成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并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故选B。  
13.【答案】B 
【考点】划线更正法的更正方法  
【解析】对于错误数字应当全部划销,而不是只划销写错的个别数码,并对划销的数字不许全部涂抹,应当使原有字迹仍能辨认,以备日后考查。故选B。  
14.【答案】A 
【考点】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解析】为了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盘盈、盘亏、毁损及其处理  
情况,需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存货的自然损耗应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批准转销时从贷方转出。故选A。  
15.【答案】C 
【考点】会计数字的填写要求  
【解析】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因此  
AB项错误。另外,人民币符号和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D项也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考点】会计档案的销毁  
【解析】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  
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17.【答案】B 
【考点】财产清查  
【解析】按财产清查对象的范围可划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在年终决算之前、单位  
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要进行全面清查,以明确经济责任。故选B。  
18.【答案】B 
【考点】原始凭证的分类  
【解析】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故选B。  
19.【答案】B 
【考点】记账凭证的填制  
【解析】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为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填制付  
款凭证,不填收款凭证。答案为B。  
20.【答案】A 
【考点】账簿的记账规则  
【解析】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应紧靠行格底线书写,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  
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故选A。  
21.【答案】A 
【考点】财产清查的制度  
【解析】采用永续盘存制,主要是通过设置各种财产物资的明细账,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  
的收入和发出逐日逐笔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核算方法,以便及时查明账实是否相符或账实不符的原因。故选A。  
22.【答案】A 
【考点】会计核算形式  
【解析】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核算形式,另一种是分散核算  
形式。集中核算形式适合那些规模小、部门机构设置简单的企业;分散核算形式适合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故选A。  
23.【答案】C 
【考点】权责发生制  
【解析】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  
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予以确认记入利润表。故答案为C。  
24.【答案】C 
【考点】借贷记账法  
【解析】A项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均为资产类账户,不会引起资产和负债的变动;B项是所  
有者权益内部的增减变动;C项使得应付债券增加,银行存款增加;D项使得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加。所以答案为C。  
25.【答案】B 
【考点】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解析】原始凭证填写要规范。大写金额用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等。大写金额写到元或角为止的,后面要填写“整”或“正”字;有分的,不写“整”或“正”字。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项。  
26.【答案】C 
【考点】银行存款的清查  
【解析】企业和银行间未达账项可分为两种情况:(1)企业已入账银行未入账;(2)企业未  
入账银行已入账。其编制通过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后,余额相等,说明双方记账相符。本题中,第一笔业务为企业已入账银行未入账,银行对账单金额应减去3万元;第二笔业务为企业未入账银行已入账,企业银行存款数应加上7万元。调整后为570 000元。故选C。  
27.【答案】B 
【考点】累计凭证  
【解析】累计凭证是指在规定期限(如1个月)内,随着经济业务的多次、连续发生,分次  
填列,连续反映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能够多次使用的自制原始凭证。常用的累计凭证有限额领料单、费用登记表等。故选B。  
28.【答案】C 
【考点】账户结构  
【解析】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和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故选C。  
29.【答案】D 
【考点】局部清查的特点  
【解析】局部清查范围小、涉及人员少,其清查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强的财产。如库存现  
金、银行存款等。题中,ABC三项都适用于全面清查。故选D。  
30.【答案】A 
【考点】原始凭证的种类  
【解析】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及内容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一次凭证是  
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如收据、领料单、收料单、发货票、贷款单、银行结算凭证等。故选A。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