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6 共2页
分析与提示:
1.计提产品保修费产生的预计负债属于暂时性差异。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2007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同时,新准则规定,根据暂时性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此,上述预计负债所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北海公司对该预计负债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不正确。因为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并且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该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33%=66(万元)。
2.2007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 170万元,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将来收回应收款时不需再交税,因此该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是1 170万元。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资产的计税基础,两者没有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3.北海公司对该固定资产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不正确。理由:
(1)计算2007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007年应计提折旧=(1 550-50)×(5/15)÷2=500÷2=25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 550-250=1 300(万元)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1 550-[(1 550-50)÷5÷2]=1 550-150=1 400(万元)
由于资产账面价值1 300万元,资产计税价格14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2)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万元)
4.存货账面价值为750万元(1 000-250),存货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33%=82.5(万元)。
5.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价,其账面价值为640万元,而其计税基础为600万元,两者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由于此项暂时性差异将使得北海公司在确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产生应纳税金额,因此,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0×33%=13.2(万元)。
6.北海公司对联营企业确认权益,使资产增加,但其计税基础是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是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的除外: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故北海公司对其联营企业丙公司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