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基本权利,同时还要承担经济法所规定的相关义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主要是市场主体,因而其权利可以统称为"市场对策权"
B.对于某些非强制性的调控和规制,市场主体有权选择合作或不合作
C.市场主体作为调制行为的作用对象,其权利的行使不具有主动性
D.市场主体在其行使竞争权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
正确答案:ABD解题思路:本题考核点是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是主导者,但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并非完全被动地受控或受制予人。
2.某律师对于客户的下列代理请求,可以接受的有()。
A.客户甲请求律师代理签订收养子女的协议
B.客户乙请求律师代理起诉债务人
C.客户丙请求律师代理出售房屋
D.客户丁请求律师代理婚姻登记
正确答案:BC解题思路:本题考核代理的适用范围。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行为具有人身性质,不适用代理。
3.某企业因与银行发生票据兑付纠纷而提起诉讼,该企业在起诉银行时可以选择的人民法院有()。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票据兑付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C解题思路:本题考核特殊地域管辖。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兑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下列关于我国仲裁制度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B.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C.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
D.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正确答案:ACD解题思路:本题考核仲裁制度。根据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不可以再提起诉讼;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5.李某骑自行车被一违章车辆撞倒,李某当时未感到受伤,只是自行车被撞坏,通过协商,司机赔偿了自行车费300元。但2年后李某感到经常头晕,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为中度脑震荡,原因就是上次的撞车事件。李某为此花了3000元治疗费。李某出院后要求当时的司机赔偿,司机不同意,于是李某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原告2年后才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已过
B.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伤势确诊时开始计算,因此诉讼时效未过
C.原告向法院起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D.该案的诉讼时效应当从撞车之时开始计算
正确答案:ABD解题思路: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起算。对于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检查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因此选项A、D表述错误;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因此选项B表述错误。
三、判断题(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A.对
B.错
正确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核诉讼的管辖权规定。
2.甲公司未授予王某代理权,王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企业实施民事行为,甲公司知道该事项后不作否认表示,王某所为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甲公司承担。()
A.对
B.错
正确答案:A解题思路: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无权代理人所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3.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A.对
B.错
正确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断。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本题中乙银行的行为属于权利人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4.市场对策权是接受调控和规制的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强制性权利。()
A.对
B.错
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核接受调制主体和规制主体的权利。市场对策权是接受调控和规制的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自由权"。
5.代理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终止。()
A.对
B.错
正确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核代理。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有:(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