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考试辅导: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2页

  7.恰当地反映与充分揭示
  审计人员应确定被审计单位所有账户及相关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否得到正确的列示,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会计报表注释中得到充分揭示,报表、说明书及附注所列示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公认会计原则是否一致。
  根据《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试行)第8条规定,对国有企业各类会计报表的审计目标有5个方面:①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财务收支的规定;②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致性原则;③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正地反映了被审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④会计报表是否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编制,账表之间、表内各项目之间、本期报表与前期报表之间具有勾稽关系的数字是否相符,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⑤会计报表和附注及其编表说明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合规。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6条规定的会计报表审计目的有3个方面:①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②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充分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③会计处理立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致性原则。
  一般审计目标明确以后,审计人员就可以据以确定项目审计目标。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一般审计目标至少有一个项目审计目标与之相对应。项目审计目标是具体账户或具体业务的审计目标;其内容视项目大小而定,而且有一定的层次性。如果把货币资金作为被审计项目,那么不仅要确定货币资金审计目标,还要分别确定现金项目审计目标、银行存款项目审计目标和其他货币资金项目审计目标。从财政财务审计角度出发,主要会计账户及经济业务的项目审计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包括银行存款)项目审计日标
  ①有关现金的内容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
  ②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③记录在账的现金是否确实存在,有无挪用现象,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现金的会汁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⑤有关现金的计价,如外币汇兑损益的计算等是否正确,有无虚增或虚减现金的可能;
  ⑥现金收支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⑦会计报表对现金余额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有价证券常常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而为单位所持有,其审计目标与审计现金的目标大致相同。
  2.应收及预付款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一贯遵循;
  ②应收及预付业务会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记录登账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否确实存在,是否真正是被审计单位的债务;
  ④所有应收及预付账款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⑤应收及预付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⑥应收及预付账款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3.存货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一贯遵循;
  ②全部存货余额是否合理,有无超储或不足现象;
  ③账上反映的存货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被审计单位实际拥有的存货是否完整登记入账,有无遗漏;
  ⑤存货计价是否正确,单价与数量乘积是否正确,加总是否正确;
  ⑥趋近结账日的存货收支记入的会计期间是否正确;
  ⑦存货明细账汇总数,各类存货实际数汇总,与存货总账是否相符;
  ⑧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恰当,存货分类、计价方法是否正确,抵押转让、代存、折旧等情况是否得到充分揭示等。
  4.长期投资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长期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②全部长期投资余额是否合理,有无不正当投资;
  ③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单位所拥有;
  ④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⑤长期投资资产计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
  ⑥各种长期投资有无收益,各种收益是否确实收取并在账上正确与及时地反映;
  ⑦各项长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恰当等。
  5.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项目审计目标
  (1)固定资产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遵循;
  ②各类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有,是否存在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
  ③各类固定资产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④各类固定资产计价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是否适当合理;
  ⑤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记录是否正确,是否办理了必要的手续?
  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折旧计算是否正确,使用的折旧率前后是否一致;
  ⑦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和净值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正确,有无充分的揭示。
  (2)无形资产项目审计目标
  ①所有无形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②各种无形资产的估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价是否恰当与合理;
  ③各种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摊销计算是否合理和正确;
  ④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适当和充分等。
  6.负债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负债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执行;
  ②负债业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已经记录的各种负债是否确实存在,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
  ④各项负债记录是否正确无误,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⑤有关负债的计价,如利息的计算、折溢价的摊销是否正确;
  ⑥各项负债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是否遵守了有关契约的规定;
  ⑦负债余额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7.所有者权益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所有者权益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②各种所有者权益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各种所有者权益记录是否正确,有无虚增现象;
  ④已经记录的所有者权益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⑤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形式、增加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其计算是否正确;
  ⑥利润分配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合理;
  ⑦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和充分等。
  8.收入与费用项目审计目标
  ①有关收入与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
  ②收入与费用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重记或漏记现象;
  ③各种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实现原则,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全部入账,是否均已取得,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④各种费用的确认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原则和配比原则,有关费用的计算、归集和分配是否合理、正确,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⑤各种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是否确实存在,计算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得当;
  ⑥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分类处理是否正确;
  ⑦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记入和会计期间是否正确与合理;
  ⑧被审计单位损益的计算是否正确,损益形成和损益分配是否合理;
  ⑨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列示是否恰当,揭示是否充分等。

编辑整理

审计师考试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