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考试国民经济统计学科目练习题(5)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2页


   11.B         12.A         13.C         14.D         15.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E        2.ABC        3.ABC        4.ABCDE        5.ABC
   6.ACDE        7.ACD        8.ABCDE        9.ABCD        10.ABCDE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2.(1)相关关系按照相关的形式不同,分为线性相关(直线相关)与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两种。
     (2)相关关系按程度不同,分为不相关、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三种。
   3.(1)计算相对指标时,应该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
     (2)应用相对指标时,应该所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
   4.(1)GDP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
     (2)GDP是衡量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基本指标。
     (3)GDP是分析经济结构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数据。
     (4)GDP可反映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5)GDP有利于国际对比。
五、计算题(共45分)
   1.∑p0q0=320、 ∑p1q1=380、 ∑p0q1=200×1.25+120×1.1=382
     (1)销售量总指数=∑p0q0(q1/q0)/∑p0q0=382/320=119.38%
     销售价格总指数=∑p1q1/∑p0q1=380/382=99.48% 
     (2)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额增加的绝对数=∑p0q1-∑p0q0=382-320=62万元
    2.平均误差:
     μx= = =95小时
     极限误差:
       △x=tμx=2×95=190小时
     置信区间:
     [ -△x,  +△x]=[45000-190,45000+190]=[44810,45190]小时
   3.(以下为普通法答案,简捷法及其它各种变化形式的答案请阅卷者计算)
     (1)n=6,∑X=21, ∑x2=91,∑xy=586, ∑y=155
     b=  =2.4857
     a= -b =155/6-2.4857×21/6=17.1334
     直线趋势方程为:y=17.1334+2.4857x 
     (2)2005年,x=11,yc=17.1334+2.4857×11=44.4762 (万吨)


   4.(1)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经济总产出-固定资产折旧-中间消耗
           =29600-15600-1300=12700万元 
     (2)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14000+120=14120万元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14120-1300+80=12900万元 
    (或:=国内生产净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12700+120+80=12900 万元)
    5.甲地区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值为:
     社会劳动生产率:=(3500-1200)/(3200-1200)×40+60=106
     社会成本利税率:=(48-10)/(50-10)×40+60=98
     乙地区相应指标的功效系数为:98、100
     甲地区综合功效系数值=106×0.4+98×0.6=101.2
     乙地区综合功效系数值=98×0.4+100×0.6=99.2
     甲地区经济效益综合水平高于乙地区。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