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中级考试大纲:经济学基础理论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2页

六、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以及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的关系;掌握汇率变动对 国际收支的影响。

  熟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熟悉购买力平价的含义,以及利率和汇率制度与汇率变动的关系。

  (二)引入对外贸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

  熟悉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和出口贸易的因素。

  了解净出口函数;了解开放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公式和乘数公式。

  (三)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熟悉国际资本流动和利率水平的关系和净资本流出函数;熟悉国际收支平衡函数;熟悉官方储备资产与汇率制度的关系。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的传导:溢出效应与回振效应

  了解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的含义和形成机理

  七、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和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掌握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的含义;掌握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产出的经济影响。

  了解经济学对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划分依据;了解短期菲得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得普斯曲线的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熟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熟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熟悉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理论。

  (三)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熟悉用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内涵和后果。

  了解用收入政策反通货膨胀的几种方法。

  八、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源泉

  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掌握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了解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二)经济增长模型

  熟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以及这一模型的缺陷;熟悉索洛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熟悉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的含义。

  了解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掌握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熟悉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和主要内容;熟悉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含义;熟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必要性和途径。

  (四)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掌握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类型;掌握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掌握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和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

  熟悉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

  了解形成经济波动的根源。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