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007年1月1日,光华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200万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结息。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其他资料如下:(1)2007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u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5万元。(2)2007年12月31日,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20万元。(3)2008年3月30日,从客户处收到利息2万元,且预期2009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4)2008~6月30日,对该贷款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损失;2008年12月31日,对该贷款进行减值测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66.53万元。(5)2009年1月10日,经协商,光华银行从客户收回贷款17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编制光华银行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2000000
贷:吸收存款 2000000
(2)2007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1和12月31日,分別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50000
贷:利息收入 50000
借:吸收存款 50000
贷:应收利息 50000
(3)2007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200000
借:贷款——已减值 2000000
贷:贷款——本金 2000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200-20=180(万元)
(4)2008年3B30日,确认从客户处收到利息2万元
借:吸收存款 20000
贷:贷款——已减值 20000
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80×10%/4=4.5(万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45000
贷:利息收入 45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80-2+4.5=182.5(万元)
(5)2008年6月30日,确认贷款利息
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82.5×10%/4=4.56(万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45600
贷:利息收入 456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82.5+4.56=187.06(万元)
(6)2008年9月30日,确认贷款利息
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87.06×10%/4=4.68(万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46800
贷:利息收入 468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87.06+4.68=191.74(万元)
(7)2008年12月31,确认贷款利息
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91.74×10%/4=4.79(万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47900
贷:利息收入 47900
未确认减值损失前,贷款的摊余成本=191.74+4.79=196.53(万元)
应确认减值损失=196.53-166.53=3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300000
确认减值损失后,贷款的摊余成=166.53(万元)
(8)2009年1月5日,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 1700000
贷款损失准备 314700
贷:贷款——已减值 1980000
资产减值损失 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