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逻辑指导:GCT逻辑破解版

发布时间:2009-05-12 共3页



  第二章:逻辑实质及逻辑备考的几个误区

  本章节是在分类讲解相关逻辑题目的前期准备,要求掌握逻辑的实质和阅读方法,解题原则,目的是让考生在进入到题量的相关试题之前,头脑中存一种有“逻辑”感,手中握有一把“庖丁解牛刀”。

  第一节:逻辑的实质分析(必读)

  什么是逻辑?逻辑归根结底是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因此,逻辑考试就是展示事件与事件之间内在传递关系的一个函数,Y=F(X),Y与X就是相关事件,F就是函数关系,即事件之间的内在的规则、联系和桥梁,逻辑的两要素就是:事件(Y、X)和推理(→),所以解题时只要找到:“X”、“→”、“Y”就可以了。逻辑的实质就是结构上的相关,是对“X”、“Y”、“→”的重复或否定。逻辑是理清思维的工具,绝对不是逻辑科学理论的研究说明,试题答案就是要求说明事件的存在或事件之间的传递是合理的、必然的、有效的、相关的或者不合理、不必然、无效的、不相关的。

  逻辑本质上事与事之间的关系 X是一件事情、Y是一件事情F(→)是关系,可以用公式 Y=F(X)来表示。逻辑在本质上考的是思维,不能用阅读、理解、哲学为出发点方法去做。

  所以无论是在MBA、MPA、MPAcc、GCT、GMAT、GRE、LSAT逻辑考试试题中,所有的逻辑题目如推论、支持、反对、假设、解释、归纳、评价、相关、逻辑技法等所有考题,都是这个公式的简单应用而已,仔细品位一下这个公式,所有的逻辑考试都是对公式Y=F(X)相关要素的考核。从下面接触到的第一道逻辑题开始,就应该仔细体会逻辑实质的说明。

  逻辑考试考什么?逻辑考试是考核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逻辑素质的考察,绝对不是逻辑知识的考察。因此绝对不要用形式逻辑的形式去套用,而是要根据你自己的朴素的逻辑素质去破解,逻辑素质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是掌握逻辑方法。逻辑考试不同于数学等其他科目,其他自然科学是基于基础之上才能讲究方法,而逻辑却是方法第一,就是技巧的考核。

  所以,解决逻辑题要从试题和实战的角度去考虑,绝对不是从逻辑学,哲学或者中文的角度去思考。考试要直击逻辑的本质,从本质上快速准确破解,在这个思维形成和方法训练的过程中,真题是最好的选择。有的参考书上所说的哪个答案比哪个答案更正确,更能削弱、更能支持等的说法是不对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逻辑的本质,是就答案基础之上的循环解析,会让人越看越迷糊。逻辑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要是从逻辑本质上分析:绝对不存在也正确但不如正确答案更正确的选项,他们要么是无关选项,要么是干扰选项。

  另一个不了解逻辑考试本质表现是认为:不涉及逻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逻辑题,不存在确定的解题程序和方法,甚至有的正确选项与其他选项的差别很小,所以有些逻辑辅导和讲师提出了“逻辑灵感”,说是逻辑能力是天生的,有些人能选出正确答案凭的是灵感,是说不清楚的。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这种逻辑的正确答案也是客观的,必然要符合逻辑的本质。之所以提出这种观点,是因为没有从逻辑的本质出发来破解逻辑试题。 如果在基于逻辑本质的基础上,这些试题有固定、成型的破解方法。

  实际上,当前有些辅导书对这些试题的解析,是在知道正确答案基础上的循环解析,没有参考意义,才导致有些考生发出了:“逻辑不能看解析,越看正确率越低”的感叹。实际上,当前有的辅导班也是只讲逻辑的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逻辑名词,形式逻辑的量的专业逻辑术语,与当前逻辑考试的规律、趋势和侧重点是格格不入的。

  例如,不了解逻辑实质解决试题的几个表现: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段时间,摇滚乐把爵士乐永久地赶出音乐舞台。证据来自那段时间年轻人的行为。在拥挤的夜总会中,他们热情地为摇滚表演鼓掌。但是当爵士乐开始时,他们就出去吃一些小吃,只有当爵士乐表演结束后才回来。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上面的结论做一个合理的反对?
  A、爵士乐是美国对于世界文化的最重要的音乐贡献
  B、尽管20世纪60年代参加夜总会的一些青年人确实试图听爵士乐,他们最终对其厌烦。
  C、从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不仅为年轻人提供娱乐,而且也成为做社会演说时一个振奋人心的因素。
  D、尽管到1960年,爵士乐不那么流行,但是从那时起在中产阶级的职业人员中对爵士乐的兴趣开始复苏。
  E、爵士乐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间越来越受欢迎。
  解析:读:年轻人的行为→摇滚乐把爵士乐永久的赶出。
  此题为GRE真题,只要看到“永久”绝对化概念,根据逻辑的实质进行结构上的定位,就可以直接出答案D。D说明没有永久的赶出,而是有复苏。(有关题目见结构逻辑的“绝对化概念”结构)
  有的参考书给的答案是C,这是错误的。C只对摇滚乐做了说明,对爵士乐的说明没有任何的触动。

  例如:2003GCT-30题,我们看一下目前有关书籍对此题的解释,比较一下,理解从逻辑本质上解题的正确性和快捷性。
  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致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我们只应该要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
  A.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
  B.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
  D.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厦的基础部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