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逻辑:典型的逻辑错误

发布时间:2009-05-12 共3页



  6、自相矛盾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例如: 

  ■“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现再举两道逻辑考题: 

  ■一个月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而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又暂时抛开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以上的陈述犯了下列哪项逻辑错误? 

  A.论据不足。 

  B.循环论证。 

  C.偷换概念。 

  D.自相矛盾。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题干中一方面说“时时刻刻缠绕着”,又说“暂时抛开”,是比较明显的自相矛盾。 

  ■甲乙两人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否都是有目的”这一论题展开辩论。甲认为,人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乙持相反的观点。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乙说:“我现在就可以有意识地但却无目的地举起我的手。” 

  乙的证明犯了下述哪项错误? 

  A.模棱两可。 

  B.两不可。 

  C.自相矛盾。 

  D.以偏概全。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想告诉我们的是:“有意识地”与“有目的地”是一回事,所以“有意识地”同时“无目的地”是自相矛盾的说法。乙声称其举手是“无目的”的,但是事实上“要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正是他举手的“目的”——因而与其声称的“无目的”恰好矛盾。 

  7、两不可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是非问题必须作出明确而肯定的回答。否定了其中的一个,就必须肯定另一个。否则要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例如: 

  ■“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 
  8、以偏概全 

  这是不正确构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出现的逻辑错误。现举一道逻辑考题: 

  ■目前的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根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及部分高等院校最近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学生中喜欢和比较喜欢京剧艺术的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4%。 

  下列陈述中的哪一个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学生缺少对京剧艺术欣赏方面的指导,不懂得怎样去欣赏。 

  B.喜欢京剧艺术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要以偏概全。 

  C.14%的比例正说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潜力可挖。 

  D.有一些学生既喜欢京剧,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兴趣。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题干中的观点是“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根据关于是否喜欢京剧的调查。B指出了“京剧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说明不能以不喜欢京剧之“偏”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之“全”。A对题干中的观点不置可否,仅对不喜欢京剧做了点解释。C只是说“有潜力可挖”,但承认绝多数(86%)学生缺乏中国文化的修养,实际是赞成题干的观点。D举出“有一些”学生的例子,好像是与题干辩论。但题干中的观点和调查数据都是说的“多数”,并没有说“全体”。因此,D也不能削弱题干的观点。 

  9、循环论证 

  这种错误发生在一个论证中,论据的证明需要依赖前提的情况。例如: 

  ■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这样揭露了顽固派的诡辩手法:“你说谎,卖国贼是说谎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