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大纲》选登及解读――高中化学

发布时间:2009-07-14 共2页



6.物质结构
  (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9.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
  (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6)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7)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8)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化学计算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6.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8.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9.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