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7-14 共6页
一、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
化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
为了便于考查,本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能力和能力的品质
本考试以化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测试考生的能力和能力品质。按考试要求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作如下界定。
(一)观察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
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二)实验能力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思维能力
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
3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
4对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的想像能力。
5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6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四)自学能力
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范畴,事实上是有重叠交叉的。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
试题还应考查的思维能力品质有: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严密性(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整体性(广阔性、有序性、综合性)以及创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