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7-11 共5页
何洋:其实度大多数同学来说,如果你不是很在行也不用寻求创新啊什么的,因为创新有时候创不好,反而情况变得更糟,还是有一种自己习惯的文体、格式,然后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写,这样又效率又比较安全。
主持人:又求稳。
何洋:高考还是求稳。
石松:其实每次如果老老实实写的话如果60多分的作文至少40分就差不多的,如果你刻意追求创新的话,最后偷鸡不成拾把米,最后只得了30分的成绩。
主持人:那么高考的时候想得高分哪些方面容易突破呢?
何洋:语文的话其实大家老在说一些语文的东西跟数学不一样,但是高考的话每一科都是很强的,因为是标准化的考试,有完全标准化的答案,像一开始的基础知识的话,其实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也许像字音、字形这种东西很多,你一天记几个就可以记完了,记住了以后,前面的基础知识应该是可以拿到分数比较高的,像后面的阅读的话,刚才石松也说了,关键没有什么太难的东西,只要你读懂那篇文章就行了,像后面的文言文阅读或者是现代阅读,这样的话大家可能觉得写一些自己的感悟或者是主观的判断,但是好多同学平时不喜欢做这样的题,你还是应该多做一些,像主观的感受自己写一写,你写的多了以后你自然可以感觉到这个试卷希望你回答什么答案,自己一看到那个题目就知道他要考你什么。其实作文也是,固定的文体都有固定的模式,学校的老师都会介绍这种东西,如果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可以照着这个模板写作一些,但是如果写作能力很强的同学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创新。
主持人:作文在考前需要准备,有的会提供一些模板,需要大的准备吗?就是背模板?
石松:我个人觉得作文刚才也是讲了很多,已经有差不多的能力了,如果突然改文风的话还是很困难的,如果你已经形成了那种模式,突然改那是很难在高考中完成一篇非常好的作文的,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提高的空间,大家这段时间可能再去看一下比较好的句子,比较好的示例做一个积累也挺好的。
何洋:也可以找一些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文章读一下,看看人家的模块,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只要觉得适合自己的话也可以拿来借鉴。
石松:如果是背就大可不必了。
主持人:背那个自然段,比如背哪个优美的词句呢?
石松:这个怎么说呢?靠一种平常随性的积累,不要完全去死记硬背那些优美的词句,有的时候不一定用得到,如果你自己对它根本没有多大兴趣的话,那样的话反倒加大你自己的负担,如果你经常运用这些东西的话,写起来的时候就会自动的出来了。
何洋:就是强迫自己去背一些这种东西,可能收效不是特别大,因为你背了以后考试不见得能用上,还是自己看到,如果我对这个句子特别有感触,或者是对这个示例有感触,那么你当成自己写作文的当时运用的句子还是不错的。
石松:如果你死记硬背,你把它放在文章中间,跟你的文风不搭还是有出入的。
主持人:刚才很多网友强调了数学方面的问题,数学是比较难的科目,也比较拉分的科目,数学的选择题,很多人说数学做不完,有没有一些方法解决做题的速度,提高做题的速度呢?
何洋:做不完还是最根本的就是不熟练,大概是两种,一种人是拿到这个题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手,还有一种是大概知道怎么样来做,但是就是靠感觉,某一次感觉特别好,就考的很好,某一次考试感觉不是特别好,那么考的就不好。因为好多同学做数学的时候就是用题海战术,就是疯狂的做题,然后不总结,我倒不是说不做题目,但是做题的同时要注重总结,就是你做过的这个题目是什么样的类型,或者是这种类型、这道题目用什么方法解决,然后这种方法适用于什么条件,自己做到一个心里有数。如果凭脑子解决不了,还是拿一个本子做总结,总结了以后,在高考的时候,其实针对某一个类型,这种类型的方法你自己已经掌握了,每一种方法针对哪一种条件自己比较清楚了,这种的话一个是可以保证你很快的解决,再一个可以保证你很快的找到正确的办法,就是一看他有些提出使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做。这个一个是提高了速度,一个提高了准确。函数值其实总结完了不外乎就是六七种方法,每一种方法就是针对不同的函数形式,如果都总结好了,自己做题的时候不会存在想不出方法,或者是不能确定自己的方法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因为做题好多的时间还是用大量的时间思考的,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如果方法确定了,这个速度还是可以提高的。
主持人:对于选择题来说也是比较关键的,那么选择题的分应该是属于低中的程度,那么这个题有没有在很短的时间内答出来?有没有一些技巧呢?
何洋:做选择题是有一些技巧,但是我平时不推荐大家用投机取巧的办法去做,但是如果你确实想不出来方法了,比如一个是代入,你可以求一个值,我可以把它代进去看一下,很容易就可以代出来正确答案,再一个可以排除,比如这个我一看他就不可能大于零,或者一看就不可能小于零,这样的话就可以排除掉,这是两个比较快的方法,再一个选择题可能有的同学花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话我当时有一个比较小的投机取巧的办法,因为高考很多的题都是非常正规的,都是用正规的软件做出来的图形,非常的正规,实在不行就取一个边长,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可以拿尺子量一量,可以获得已知的边长,然后看这个答案,虽然可能不是特别准确,但是至少比抓阄准确的多,但是平时学习的时候还是要踏踏实实的用正规的方法解决,在考试的时候实在没办法了可以用投机取巧的办法。
主持人:还有什么技巧吗?
石松:基本上还是他刚才讲的这些,主要还是大家的基础知识要牢固一点,并且我觉得做的时候呢,我以前习惯先不看答案做,但是后来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时候也用何洋刚才说的方法做。
何洋:考试的时候可以用那样做,但是平时学的时候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做。平时还是要真正的把基础打下来。
主持人:那么解答题呢?解答题是比较难的,分数也是比较大的,不会的题目的时候,有什么其他的措施吗?
何洋:数学有的题目还是应该自己学会开心的放弃,比如有的同学表面上放弃了,在做后面的题目的时候还在想那个题,非常的影响自己的心情,你放弃了那道题目就完全放弃了个不要想,因为以前的高考题是从易到难,但是其实就是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来讲呢,某些可能是比较难的题反而会出现在前面,所以你判断那个题目可能实际是属于一种高档题,那个题目可能全国做出来的比例可能不会超过10%,如果那道题目自己做不出来大可去放弃,比如99年,就是最后一个,我们当时做真题,99年的一个压轴题是一个求一个等级方程,那个题目非常的难,好多数学老师也会做半个多小时,因为很难想到从哪里入手,既使是想出方法了也计算不出来,那个题目最后全国好多人也做不出来,有好多的同学在那个题目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浪费了。因为高考是一个相对的分数,别人考50分你考60分已经是高分了,不要追求一定要考100分,只要可以比别人高就可以了,做不出来的题还是要放弃,放弃的时候自己心平气和一些,不要有心理的负担。
主持人:那么在分配时间上有什么方法呢?
何洋:选择题一般是40分钟到50分钟。
石松:差不多,我们以前老师就说你大概看它的分值来分配,因为120分钟考150分的题目,你前面差不多一个题目几分,然后你用几分钟的时间。
主持人:选择题一道题要多少时间?
何洋:这个还是看难易,因为有的选择题比较简单,像第一个题目看一下就知道是选什么,那就动作快一点,像后面的,全国的大概是12个选择题,那最后第11题和第12题往往是比较难的,这两道题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大家每一道选择题不要花过5到10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