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卷政治-人教版

发布时间:2009-07-14 共4页

 

 高一政治试卷答案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A

B

C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C

B

D

A

D

B

D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但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C

ABCD

ABC

ABD

BC

ABCD

ABD

ABC

   三、简答题(共两题13分。297分,306分。)

     29、(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1分)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1分)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2分)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2分)

       3)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发生分离。(1分)

30、(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2分)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2分)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竟争中不断壮大。(2分)

 四、辨析题(9分)

   31、(1)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3)

      2)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的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2分)

      3)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和市场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市场商品数量增加,货源充足,市场繁荣,就应相应增发纸币。而在物价水平稳定和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购销两旺,这时应相应减少纸币的发行。(2分)

      4)流通中的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势必会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反之如果流通中的纸币太少,就会影响商品流通,最终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秩序。(2分)

五、分析说明题(14分)

  32(!)、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一中相互制约的关系。(2分)价格的涨落影响供求,供求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价格的涨落,二者在相互制约中趋于平衡。(3分)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分)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3分)杭州市政府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对国土资源统一收购,有效调控,确保土地价格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3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