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之间关系悄然变化大四保研是馅饼还是陷阱?

发布时间:2014-10-26 共3页

  在北京一所并不出名的大学读研的小方有点后悔保研了,但这话又不敢和别人说,怕被骂作虚伪。当初如果选择换专业考研,最多就是考不上,然后工作,可能比现在好很多。
  相对找工作,出国的风险更大。在中国科技大学瀚海星云BBS上,一位准备出国的同学发帖:这两天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是应该选择做保研猪还是拼一把申请出国硬把自己推进炼丹炉里炼出个火眼金睛?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少学校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经确定为推免生的,不得再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得放弃攻读研究生资格,不参加就业分配,不予办理出国手续。
  在众多都尚不能确定的选择中,保还是不保,成为“准保研猪”的一大难题。
  同学关系悄然变化
  从暑假开始,小周就注意到了准备保研的同学之间微妙的变化。
  有一次在路上碰到班上一个同学,打招呼顺便问了一句“上哪儿去”,同学说“去趟超市”,后来发现她明明是去图书馆自习了。
  “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是不好捅破,也能理解,这保没保上毕竟是关系到自己的将来。”小周坦言,对于这些微妙的变化,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相比起来,陈聪受煎熬的时间更长。在保研的正式文件下来前,陈聪一直不知道自己在班里的排名情况,只是隐约猜测在“能保”和“不能保”的边缘。如果是平时,陈聪早就跑去问同学了,但在这种敏感时候,大家都小心翼翼,自己也不好意思去问了。
  陈聪说,那段时间有时候会在图书馆碰到准备保研复试的同学,但是打了个招呼后,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想问问在看什么书、怎么准备的,又觉得不妥。
  “毕竟是很残酷的事情,要在同班同学中硬生生地争有限的几个名额。”陈聪觉得,这种竞争无形中又给保研增添了一些紧张的情绪。
  但是,多数同学都持乐观态度,认为在特殊时候,这种微妙关系是正常的并可以理解的。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