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命题预测试卷(四)以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2-02-01 共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

  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 )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毛泽东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国民党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

  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