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31 共1页
考前冲刺(一)
一、A1型题
1.麻疹的主要病变脏腑是
A.肝胆
B.肺脾
C.脾胃
D.心肝
E.脾肾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感率高。临床特征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口腔内麻疹黏膜斑,全盛红色斑丘疹,得病后可荻终身免疫。
2.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A.过敏性休克
B.血清病
C.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D.无菌性化脓性炎症
E.接种部位24小时炎症反应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将于6月1日起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说,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条例还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3.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由何种血吸虫引起
A.曼氏血吸虫
B.埃及血吸虫
C.日本血吸虫
D.包氏毛毕
E.土耳其斯坦东毕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laematobium);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manso-ni)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anicum)。在我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
4.下列哪一项不是膳食纤维的作用
A.降低血糖
B.控制体重
C.促进蛋白质的吸收
D.降低血胆固醇
E.预防结肠癌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通便防癌;(2)降低血清胆固醇;(3)降低餐后血糖,辅助治疗糖尿病;(4)能吸附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洗涤荆等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利。
5.急性肠阿米巴病的基本病变是
A.急性增生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坏死性炎
D.化脓性炎
E.肉芽肿性炎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肠阿米巴病病变部位主要于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严重病例整个结肠和小肠下段均可受累。病变为伴组织溶解液化的坏死性炎,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二、A3型题
(6-10题共用题干)
男性,40岁,某印刷厂工人,因持续性腹绞痛,阵发性加剧而入院。患者自诉近五年来经常有腹绞痛发作,部位多在脐周,发作时尚能坚持工作。但近一年来,腹痛发作频繁,发作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在地上打滚,并伴有头痛、头昏、乏力、关节酸痛。体查:一般情况尚可,体温正常,面色苍白,牙龈有色素沉着,眼底动脉痉挛,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诊断为慢性铅中毒
6.患者从事的工种最可能是
A.检字
B.印刷
C.浇板
D.仓库保管
E.以上都不是
7.对此患者,首选的解毒剂是
A.二巯基丁二酸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巯乙胺
D.二巯基丙磺酸钠
E.二巯基丙醇
8.下列哪项不是其实验室的诊断指标
A.血、尿铅
B.尿ALA
C.白细胞计数
D.尿粪卟啉
E.诊断性驱铅试验
9.经治疗出院后应
A.原则上调离铅作业
B.视情况调离铅作业
C.必须调离铅作业
D.经治疗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
E.密切观察,3~6个月复查一次
10.对职业性铅中毒的预防措施最有效的是
A.上岗前健康检查
B.消除和控制生产环境中铅的浓度
C.合理使用防毒用具
D.加强健康教育
E.加强健康监护
正确答案:6.C;7.B;8.C;9.D;10.B 解题思路:铅接触机会:(1)铅矿开采;(2)熔铅作业(丝皮管箔);(3)铅化合物——氧化物:蓄电池玻璃陶瓷景泰蓝油漆等,其他化合物:制药化工工业汽油防爆剂,印刷;(4)日常生活接触——用铅壶和含铅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偏方治疗慢性病等。
(11-14题共用题干)
男,25岁,高热40℃,伴全身充血性皮疹,乏力,全身酸痛。左腹股沟处见一椭圆形焦痂,4mm大,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1.对该患者首先应作哪项检查有助诊断
A.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外斐反应)
B.肥达反应
C.血培养
D.焦痂渗出作细菌涂片
E.血常规
12.首先考虑的诊断应是
A.恙虫病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流行性斑疹伤寒
D.钩体病
E.炭疽
13.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氯霉素或四环索
B.红霉素
C.环丙沙星
D.第三代头孢菌素
E.亚胺匹能
14.对本病有确诊依据的检查是
A.外斐反应
B.病人血作小鼠腹腔接种分离病原体
C.肿大淋巴结活检
D.皮疹处皮肤活检
E.焦痴渗出液作培养
正确答案:11.A;12.A;13.A;14.B
三、B型题
(15-1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潜伏期为7~21天,平均14天
B.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30天
C.潜伏期为10~70天,平均40天
D.潜伏期为15~150天,平均50天
E.潜伏期为30~180天,平均70天
15.甲型肝炎
16.乙型肝炎
17.丙型肝炎
正确答案:15.B,16.E,17.D 解题思路: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18-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再燃
B.复发
C.重复感染
D.混合感染
E.再感染
18.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由39.6℃下降至37.6℃,又再升高至39.3℃,症状加剧,血培养阳性,本例最可能是
19.血培养结果为伤寒杆菌及副伤寒乙杆菌,应为
20.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已由39.6℃下降至36.6℃,15天后又再升高至39.3℃,症状加剧,血培养阳性,本例最可能是
正确答案:18.A,19.D,20.B
四、X型题
21.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为
A.浆液性炎
B.变质性炎
C.巴假膜性炎
D.病变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
E.肠粘膜可有不规则浅表溃疡
正确答案:CDE 解题思路:细茵性痢疾简介:细菌性痢疾简称茵痢是由痢疾杆茵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病后仅有短暂和不稳定的免疫力,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引起该病暴发流行。
22.下列哪些疫苗为我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疫苗
A.麻疹疫苗
B.白百破混合制剂
C.脊髓灰质炎疫苗
D.乙肝疫苗
E.卡介苗
正确答案:ABCDE 解题思路:我国目前施行的免疫规划主要是对一周岁儿童进行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混后制剂、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以后的加强免疫。
2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
A.EAR
B.RDA
C.RNI
D.AI
E.UL
正确答案:ACDE 解题思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4项内容:平均摄入量(EAR)、推荐摄入量(RNl)、适宜摄入量(A1)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4.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
A.黄热病
B.斑疹伤寒
C.霍乱
D.流行性感冒
E.鼠疫
正确答案:ACE 解题思路:"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25.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甲型病毒性肝炎
C.脊髓灰质炎
D.结核病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