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硬杠杠,谁征地,谁负责,没有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坚决不能征地!”在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行的内部工作会议上,胡晓义副部长坚定地说。
国务院近日转发的《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作为地方政府征地的前提条件。
新征地农民为重点
胡晓义透露,近10年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3%,已经产生了4000多万被征地农民。“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以平均每年0.8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预测每年还要新增被征地农民300万。
如此庞大的人群中不乏“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无创业资金”的四无人员,一些社会矛盾也由此而引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指导意见》特别将“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作为基本原则,并且明确了要以新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对象,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对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刘从龙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是规定地方政府在征地时必须对被征地农民作出就业培训安排,并落实社会保障资金。
胡晓义还表示,《指导意见》将区分新老人群,主要是针对新增加的被征地农民。而对过去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由于人数较多,情况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要根据各地财力,统筹考虑新老被征地农民政策的衔接问题,作出规划和安排,逐步加以妥善解决。”胡晓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