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2+4”的家庭模式已经到来。也就是说,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4位老人,这种现实使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受到明显冲击。
“2+4时代”,家庭养老受到挑战
在山东省济南市一家金融单位工作的胡女士与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婚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去谁家过春节。“都想尽孝,又分身无术,怎么办?”小两口只好把4位老人接到一起过了个年。过年还是一年一次的小问题,与之比起来,4位老人的养老成为小两口心里的一块石头。胡女士说:“虽然双方老人都有退休金,经济上可以独立,但一旦年老多病时,要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同时照顾4位老人,我们的精力明显不够。”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我国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家庭养老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时间。在城市,经济供养一般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则面临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双重压力。”山东省老龄委事业发展处处长王照奎说。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年轻时父养子,年老时子养父。而国外的养老是接力式的,父母把子女养大成人后,子女自己去创业,父母的养老由社会来保障。“当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育期,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4位老人,养老将会成为家庭无法承受之重。”王照奎说。
“1200万∶12.2万”,社会养老机构太匮乏
山东省滨州市的一对夫妇向记者抱怨说,独生儿子去年刚结婚,小两口不仅个人生活需要她来照顾,周末也难得回家看望父母一次。
与子女时间少无法照顾老人相比,许多空巢家庭的老人要想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更是不可能了。山东大学一位姓贺的教授对记者说,“我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出国,丝毫没想到过自己的养老问题,可是等孩子在国外安了家,我们才意识到养老成了个大问题。”
目前我国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许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代替子女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以及适当的精神安慰。
与这种社会需求相矛盾的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还比较匮乏。以山东为例,这个省约有老年人口12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4%;而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的床位总和为12.2万张,每百名老人仅拥有1.09张床位。县以上各类老年活动场所仅有416个,包括乡镇(街道)以下各类老年活动场所在内,尽管达到了11.1万个,百名老人拥有0.98个,但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往往是一个场所多种用途,老年人实际拥有量要低得多。这样少的养老设施和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