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2 共4页
我省早于1998年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达1122万。老龄化社会中最艰难的要属孤寡老人,在我国,他们多数属“未富先老”,既请不起保姆又住不起养老院,只好独自艰难度日。 前不久,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推出“居家养老,政府埋单”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对辖区中98名孤寡老人,政府花钱请家政服务员每天为老人免费服务1~3小时。“居家养老,政府埋单”的养老模式能否破解养老难题?是否具有推广意义?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改变
寂寞生活有了“人气”
昨天上午9点半,记者和郑州市金水区豫财社区主任马丽一起来到80岁孤寡老人张建英家。刚到门口,就听见屋里的说笑声。开门的是金水区民政局聘任的家政服务员小王,她正在收拾厨房。屋子里整洁清爽,桌子上还有一个花瓶,插着一束康乃馨。
张建英老人倚在藤椅上,看见马主任进来,老人握住了马主任的手,热情地让马主任和记者吃蛋糕,“花是社区送的,蛋糕是小王买的,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现在会恁享福”。
带着浓重的豫北口音,老人唠唠叨叨开始“忆苦思甜”,记者连听带猜,加上马主任的翻译,总算“听懂”了老人的故事:40多年前,婚姻不幸的老人只身离开温县老家,投奔哥嫂,哥哥嫂子先后患病,都是她悉心照顾,哥嫂去世后,她失去了生活来源。由于是外地农村户口,无法享受城市低保,3年来,老人一直靠捡破烂为生。
阳台上,花盆里长着几棵翠绿的芹菜和香菜,这是老人的“菜园”。“我把菜根埋到盆里,不想出去买菜了,就掐个菜叶放面条锅里。”老人说,过去她的消遣方式就是上下楼,“一上午能上下好几趟”,“现在小王来了,我不发愁买菜了,社区给俺的还有米面油,俺这个老婆子有吃有喝,也有人说说话了。”
“老人有一个侄女在外地工作,不能常回来,更多的时候是老人独自生活。”马主任说,老人年纪大了,家里到处是灰尘,以前社区工作人员也只能偶尔来送点慰问品,没有更多的精力帮助老人打理日常生活。
金水区民政局推出“居家养老,政府埋单”这一养老模式后,老人的家里发生了变化。
“我每天上午9点来,11点走,给婆婆捎点菜,打扫打扫卫生,陪她说说话。”小王说,老人坚持自己做饭,不愿意过多麻烦她,还说“让人伺候有罪”。但小王明显感到老人对她有一种期待,每天上午她敲门时,老人很快就给她开门,好像就在门口等着。
在金水区金色港湾社区,陈桂兰老人和白付臣老人也告诉记者,自从有了登门家政服务员,他们的寂寞生活就变了样,家里干净了,有人说话了。
“孤寡老人留有我们的电话,如果对家政服务员不满意可以投诉,被投诉三次以上,家政服务员将被解雇。”金水区民政局负责人说,为确保服务质量,“居家养老”服务还有一支监督员队伍,随时开展质量跟踪和服务需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