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报告指出,2005年,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2005年末,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4万亿元,增长18%,其中27个省份的储蓄存款增速高于GDP增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储蓄增长较快。
社保不健全诱发存款大增
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专家分析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时指出,首先,各地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财富增加较快。其次,物价持续回落,存款实际利率由负转正,但居民投资渠道狭窄,股市、债市等对储蓄的分流作用有限。三是住房体制改革使相当多的大众储蓄资金用于买房,也有不少人为子女教育而储蓄。四是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
同时,央行专家指出,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全国25个省份外汇存款呈现负增长。
北京居民存款居全国第六
报告显示,高存款的资金来源从区域分布上看并不均衡,大部分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
调查数据表明,2005年末,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为61%,比上年略有提高;其中,储蓄存款占55%、企业存款占70%、外汇存款占83%。人民币储蓄存款位居前六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共占全国储蓄存款总额的45%,其中广东接近2万亿元,江苏超过1万亿元。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央行报告称,2005年,各地区协议存款利率下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以下浮为主。
持卡人都有感觉,近几年的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专家分析,存款利率下跌主要受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及市场资金充裕等因素影响。如福建协议存款利率由2005年一季度的4.38%降至四季度的3.8%,广东第四季度协议存款利率平均报价在3.88%-4.0%之间,为年内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