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我市交通事故中,车辆相互刮蹭、追撞前车等轻微事故高达八成以上,对这类交通事故实行快速处理,将有效解决道路堵塞。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今年5月,我市交警部门与保险行业开始酝酿出台轻微事故快速理赔机制。昨天,交警部门向媒体透露了规定中的若干细节,并希望通过媒体向市民征求意见。
暂定特区内市政道路先试
据介绍,新机制将暂定先用于特区内市政道路上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轻微交通事故指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受伤人员认为自己伤情轻微的交通事故。
发生擦碰后要及时撤离路面
交警部门透露,新机制拟定:除“机动车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片或者麻醉药品”或“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外,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应迅速用相机拍摄现场,并用粉笔或手喷漆等在地上标志车辆轮胎、前后保险杠垂直投影位置和刹车印痕起始位置,然后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并开启车辆危险报警闪光灯;完成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车辆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项内容的文字记录,即“事故事实确认卡”,自行协商处理或报警等候交警前来处理。
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既可放弃保险赔偿,也可持“事故事实确认卡”和现场相片直接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种情况必须报警
交警部门强调,当事人在撤离第一事故现场后,有5种情形必须报警: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驾驶人没有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对交通事故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其他设施;车辆单方发生交通事故。
希望市民多提问题多提建议
如果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不撤离现场的,交警到达后将记录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性别、机动车驾驶证号、身份证号、现住址、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当事人签名后,交警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将强制拖车撤离。市交警局局长许东平表示,希望市民对此新机制多提问题、多提意见,让难题在筹备过程中得到有效化解。
焦点1
快速理赔易遭骗保?
据记者了解,当市交警局开始酝酿轻微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机制时,各保险公司就已有了强烈反应。在市保险同业公会牵头下,各保险公司已就此事多次商议。他们认为,一旦发生小擦小碰,如果交警和保险公司查勘人员不到现场,谁能断定事故的真实性?
人保深圳分公司理赔负责人表示,判断保险事故的真实性是各家公司最关心的问题,其它其实只是枝节问题,不难解决。
据了解,几年前深圳有保险公司推出过互撞卡服务。如果两辆投保同家公司的车发生小擦碰,出事双方在互撞卡上签字确认,无需查勘、无需交警出示事故责任认定即获理赔。这一便民措施却被不诚信修理厂钻了空子,不得已叫停。保险业内人士担心,交警不到场,会不会重演当年互撞卡的尴尬?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每年保险理赔案件中,有诚信疑点的约占30%。各保险公司在风险难以管控的前提下,很难迈出这一步。
交警部门表态,如果车主涉嫌骗保,将对保险公司提供最大技术支援。将出台政策对骗保行为进行严惩,一旦查实,骗保车主将受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