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D D B B A D C B A D A B 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 3、ACE 4、ACE 5、ABCDE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四、名词解释
1、保险监管是一种特殊的监管,是指国家保险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在境内注册登记的从事保险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2、保险监管的客体即保险市场的被监管者,包括保险当事人各方,具体指保险人、保险中介人(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
3、保险作用评级是由独立的社会信用评级机构采用一定的评级办法对保险公司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表示。
4、国家对保险业务的监管是指国家对保险企业的营业范围、保险条款和费率、再保险业务以及保险中介人的监督和管理。
五、简答题
1、我国在1980年以前,我国只有保险经营,而没有实质上的保险监管。
1980-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保险监督机构。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体制开始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建立。目前,保监会的外派机构基本设立,依法对保险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使我国保险监管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1)保险业涉及公众利益
保险业与银行业类似,它对整个社会有着极的影响。从范围上看,一家保险企业涉及到众多家庭和企业的安全保障问题;从期限上看,一家保险企业可能涉及到投保人的终身生活保障,一旦一家保险企业经营失败,众多的家庭和企业将失去保障,众多被保险人的晚年生活可能失去着落,并造成社会动荡。为了维护众多家庭和企业的利益,保证社会稳定,政府有必要将保险业置于其监管之下。
(2)保险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保险业的经营有很强的技术性,保单条款的制定、费率的计算都需要专业人员。投保人在投保时,保单的条款和保险费率都是由保险人设计好的,投保人可能难辨别这一条款和费率是否公正。因而保险监管机构需对保单条款和费率水平进行审核,以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3)保险业是最易于产生过度竞争的行业
保险企业的经营,一般来说,不需要投入很多的固定资产和聘用较多的员工。如果政府不规定市场准入标准,则社会上可能有很多资格很差的人(或机构)投资于保险业,造成保险业过度竞争。保险监管机构则应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对保险市场的介入者规定一定的资格要求,限制保险机构的自由出入。
六、论述题
(1)保证保险人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保证保险人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是国家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保险法从两个层次对此加以明文规定,一是业务技术,包括业务范围、条款、费率、再保险和资金运用等;二是财务监管,包括资本充足率、准备金提存、公积金、最低偿付能力的确定,以及财务报告制度等。
(2)防止利用保险进行欺诈
利用保险进行欺诈不当得利,违反了商业保险保障经济秩序正常稳定的初衷。针对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国家把防止、打击保险市场中的欺诈行为作为监管的目标之一,以维护保险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3)在保险市场上维护合理的价格和公平的保险条件
保险条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投保人多不十分了解。保险商品的价格也具有特殊性,国家要求保险公司或同业协会,根据市场的经营情况,制定出共同的保险费率标准。以保证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公平交易,使保险人之间在同等保险费率条件下公平竞争,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4)提高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国家监管,使保险业适度规模经营,减少资金占用,扩承保范围,提高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代经济中,保险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当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国家通过干预、管理和协调,来达到两者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