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0 共2页
(指《林则徐钦差大臣文照》)道光皇帝在第五次召见林则徐后,就任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林则徐决心以国事为重,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指文照),珠江两岸人山人海,迎接钦差大臣的到来(指图)。
3月18,林则徐会同邓廷桢、怡良,传讯十三行洋商。林则徐发出谕帖(指图),下令洋商、外商上缴烟土,并令外商做出今后永不再犯的法律保证,三天内必须做出服从命令的回答。
(指图)邓廷桢还特别参照了他与林则徐在广东制订的《禁烟告示》,在各县推行禁烟十家联保制。《十家联保》相当于一个保证书,当时就贴在每家每户的门口,十家之内如果有一家吸食鸦片其他家都会受到牵连,在当时非常的奏效。
林则徐在禁烟中表明了“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的坚强决心。从这张图中就可以看到林则徐正气凛然的对待英国鸦片贩子的情景(指图)。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百般阻挠林则徐禁烟活动。林则徐从容应付,采取一系列维护国家主权的措施。林则徐对外国船只实行封舱,停止一切贸易活动,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了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林则徐下令商馆中的饮食、用水照常供应,没有丝毫的人身伤害,完全做到了有理有节(指商行内洋人自理家务、琐事之象图)。
林则徐为了了解鸦片户的姓名以及水师受贿的情况,了解鸦片走私的情况,在广州各书院举行了“观风试”,有六百多名学子前来应试,每个参加观风试的人必须以书面的形式检举揭发,但揭发者自己可以不署姓名。打击现行犯罪的同时,林则徐还颁发了一系列严禁鸦片、具有法律性质的文告。
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发布《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服从林则徐的命令。与此同时,林则徐发布禁烟章程十条,在大佛寺收缴烟土(指图)。英国商船首先具结驶进了广州商港,在强大的攻势和压力下,洋商表示缴烟,并写下保证书。
在林则徐的威严下,义律只好屈服,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这充分体现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指图)。
(指图)在推行禁烟中,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形势变化,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澳门新闻纸》,这在自我封闭的清朝中叶,确是惊人之举。
林则徐为了防范义律及鸦片贩子可能的武力反扑,在缴烟的同时还加强虎门海口的设防,在多处设了炮台(指图)。
不仅如此,林则徐始终住在虎门,亲自监督收缴的全过程,短短几天就收缴近120万公斤的鸦片(指图)。
道光帝闻讯后,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还在林则徐《虎门销化烟土一律完竣折》中,朱批道:“可称大快人心一事,知道了!”(指道光帝朱批),之后命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虎门销烟从6月3日起,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历时23天。这一壮举,震惊中外(指刻板画)。
在虎门销烟过程中,林则徐还允许外国传教士、商人来参观销烟情景,他们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办事认真负责。传教士裨治文还在参观记中详细记录了他当时所看到的壮举(指图)。
禁烟运动对英国侵略者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当命令缴烟的消息传到伦敦时,伦敦经济形势一片混乱(指图)。
这就是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对于虎门销烟,给予的高度评价(指图)。
虎门销烟在人类禁毒史上写下辉煌的第一篇。一百多年以后,《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