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0 共4页
三、案例分析题
1、1997年6月15日,A公司向B公司发出一份订单,并要求B公司在1997年7月10日之前答复,1997年7月初,该种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A公司通知B公司,:“前次订单中所列货物价格作废,如你公司愿意降价20%,则要约有效期延长至7月20日。”B公司收到通知后,立即于7月3日回信表示不同意降价,同时对前一订单表示接受,正常情况下,此信可以在7月8日到达,但由于邮局工人罢工,A公司于7月15日才接到回信,立即答复:“第一次的订单已经撤销,接受无效。”B公司坚持第一次的订单不能撤销,A公司又于7月20日回复认为B公司的承诺已经逾期,合同没有成立。现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A公司6月15日的订单是:
A、要约 B、要约邀请
(2)、A公司7月初的通知的效力是:
A、是新要约;
B、是对原要约的撤销,且撤销有效;
C、是对原要约的撤销。如果B公司及时对此表示反对,则撤销无效;
D、是对原要约的撤销。如果B公司没有及时对此表示反对,则撤销有效;
(3)、B公司7月3日的回信:
A、是有效的承诺,因为未超过有效期限;
B、是无效的承诺,因为已经超过有效期限,而且A公司已经及时提出反对;
C、不构成承诺,因为要约已经撤销;
D、是有效的承诺,因为正常情况下,该信本来可以在要约有效期限内到达,且A公司并没有及时以承诺逾期为理由表示反对;
(4)、设B公司在7月3日发出的信中没有对原订单表示接受,则:
A、B公司仍然有权接受原订单,只要接受的通知在7月10日以前到达A公司;
B、B公司仍然有权接受原订单,只要接受的通知在7月20日以前到达A公司;
C、即使B公司未在7月10日前接受原订单,仍然可以在7月20日以前降价20%接受订单;
D、如果B公司未在7月10日前接受原订单,则不能再接受订单;
(5)、设B公司在7月3日发出的信中表示同意降价10%,则此信:
A、构成有效承诺;
B、构成反要约;
C、视为同意A公司撤销原要约;
D、视为拒绝A公司的新要约;
本题答案:1、A 2、A 3、D 4、AC 5、BCD
2.赵、钱都是某公司职员,两人同住一宿舍。1991年春,公司派赵到珠海办事处工作一年。临行前,赵将已使用了一年的一台21英寸彩电委托给钱保管并允许其使用。一个月后,赵给钱写信说自己买了一台进口彩电,委托其保管的彩电可以适当价格出售。同单位的司机孙知道此事后,对钱表示想以低价购买,并嘱钱给赵写信说该电视机显像管有毛病,图像不清,以便使赵降价出售。钱考虑到孙经常给自己免费送东西,便按孙的意思给赵写信。赵回信说显像管有毛病可以低价出售。于是,孙以500元的价格买下该电视机,后孙又很快以2000元的市价将电视机卖给李。事隔一月,李因其妹李娟出嫁向周借钱1500元,李、周约定以该电视机质押,并立有质押字据。后李并未将电视机交付给周,反将电视机作为嫁妆送给李娟。为送李娟和嫁妆,李请马车夫吴运送,并约定了运费。吴因饮酒过多,驾车狂奔,与迎面超速行驶的汽车相撞(该汽车为司机王某个人所有)。吴和李娟均受伤,电视机被毁。现请回答81一87各题所列的问题。
(1)本事例中,谁对电视机具有所有权?
A.赵B.孙C.李D.李娟
(2)本事例中,哪些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A.赵与钱之间的委托行为
B.钱代理进行的赵与孙之间的买卖合同行为
C.孙与李之间的买卖合同行为
D.李与李娟之间的赠与合同行为
(3)本事例中,哪些民事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A.李与吴之间的运输行为
B.李与周之间的借贷合同行为
C.李与周之间的质押合同行为
D.赵与钱之间的委托行为
(4)本事例中,赵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A.钱B.赵自己C.钱和孙D.钱或孙
(5)本事例中李娟受伤的医药费如何承担?
A.吴承担
B.吴和王平均分担
C.主要由吴承担,王给予适当补偿
D.吴和王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按比例承担
(6)本事例中吴某受伤的医药费由谁承担?
A.李和王B.李和吴C.吴自己D.吴和王
(7)本事例中,周提出的哪些诉讼请求法院不应予以支持?
A.要求李提供新的担保
B.追究李未履行质押合同的违约责任
C.要求李提前返还借款
D.主张与李的借款合同无效
本题答案:1、D 2、ACD 3、C 4、C 5、D 6、D 7、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