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发展商贸物流政策SWOT分析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2页

  三、我市发展商贸物流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
  (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 从而将地区的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本地区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泸州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s)
  ●节点优势,泸州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联结成渝经济圈和南桂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是四川与长三角、泛珠三角及东南亚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
  ●通道优势,泸州初步形成空铁水路立体交通体系,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川内最的港口,且具备通航能力,川黔高速、泸渝高速、成自泸高速与隆叙铁路、进港铁路正在抓紧建设。
  ●高地优势。“四产业”、“四园区”的发展为“中心”的打造提供产业支撑;区域旅游组织中心与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为“中心” 的打造提供要素保障。2007年,泸州在“结合部”9个市县中,GDP占第三位,社消零占第三位,批发零售额占第三位,财政收入占第四位。其中,毕节、昭通、永川、江津等四地人口近千万,但社消零仅占我市40%。可见,与周边欠发达地区相比,泸州具有一定高地优势。
  ●劳动力资源优势。众多的劳动人口,且职教发达,为未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城市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良好范例五张城市名片。
  2、劣势(w)
  ●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目前泸州市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零售企业只有2家(不含重百);市场交易仍以“现场、现金、现货”交易为主,呈现初级市场的全部特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应用率极低;职业经理人阶层尚未形成;缺少停车、仓储、检验、信息服务等基本设施。
  ●物流配套能力不强。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半机械化和人工操作多,现代物流企业少。此外,为数众多的个体私营运输企业,仅有2、3台车也冠以物流企业之名,且常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挤占物流市场。
  ●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据调查,泸州市批发市场地产商品交易率仅占10%,对产业的带动力与影响力较弱。
  ●专业市场建设滞后:缺乏专业批发市场支撑的商贸业,没有足够的人气、商气,没有批发的吞吐,就没有足够的贸易量。
  ●规划引导不够。政府对商贸物流缺乏实质性引导措施和抓手。目前,尽管泸州型零售企业,型批发企业及型物流企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经营商品同质化严重,同业竞争激烈,布局不够合理,设施不够配套,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物流资源整合难度,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商贸”与“物流”相互脱节等都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商贸专业人才匮乏:缺少有经验,掌握现代贸易、物流经营技能,具有过硬的外语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商贸专业人才。
  ●土地开发成本较高:泸州多是丘陵山地,土地征地成本较高,平均在10万/亩左右甚至更高。
  (二)泸州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机会与威胁
  1、机会(o)
  ●发展商贸物流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对商贸物流的重视程度从以前的“无人管、无人问”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将四川打造成为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并对泸州港的打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市委六届六次会议也确立了“四个四”的发展定位,并明确提出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10月10日,我市与成都市签订了《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功实现泸州港与成都青白江亚洲最的铁路装箱周转站陆水对接,成都经济区将成为泸州最集装箱货源地,成都泸州共建通江达海黄金通道,泸州将“串”起成都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物流通道 。
  ●社会各界对商贸物流的认识提高。我局联合市委宣传部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解放思想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辩论赛,并通过媒体向各界宣传,极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思想和舆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正确的思想导向,拓宽了发展的思路。
  ●新的项目落地带动产业升级。随着重百、东亿国际、摩尔城北店、汇通城西店、钟鼓楼名店街、慈善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等一批高档百货商场、专业街区的入驻与建设,泸州的百货零售业层次得到极提升;随着川南市场(西南商贸城)、皇冠箱包交易市场、浙江工业园区建材市场、君安物流工程机械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建设,将带动并推动贸工互动,进一步增强区域市场竞争力;而泸州集装箱港区二期工程、合江川煤集团密溪沟港区二期工程,泸县神仙桥港区一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落户城北物流中心的泸州隆盛物流园区,广东南方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物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物流运输能力。
  2、威胁(t)
  ●从周边看。西面宜宾,确立“加快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北面内江,提出“融入成渝,联动川南,建设百万人口城市,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内江”的发展目标;东面永川提出“力实施‘流通旺市’工程,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汇集三区(渝西地区、川东南地区、黔西北地区)、辐射西南的现代商贸物流城基本框架”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各自目标,周边市州均通过采取财政支持、土地支持、规费减免、环境打造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引导。身处其中,深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尽管目前我市商贸物流在川南黔北渝东结合部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发展慢了就是落后。
  ●从商贸物流业辐射能力减弱现状看。一方面,由于周边落后地区的商贸物流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对泸州的依赖减弱;另一方面,泸州商贸物流尽管纵比发展迅速,但是主要处于自发状态,规划引导不足,发展速度横比趋缓。辐射是相对的,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变小,那么就只得接受对方的辐射。
  ●从发展环境看。随着周边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泸州的相对优势受到较影响。遂宁-绵阳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川西北、川中的宗货物将更多地流向重庆港;重庆-贵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西南地区出海的主通道;成都-遂宁-重庆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成都至重庆距离缩短至290公里。泸州,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
  (三)SO、ST、WO、WT策略的甄别与选择
  SWOT矩阵
  优势(S) 劣势(W)
  机会(O) so战略(增长性战略) wo战略(扭转型战略)
  威胁(T) 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wt战略(防御型战略)
  ●SO战略(增长性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
  ●WO战略(扭转型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
  ●WT战略(防御型战略):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
  四、我市发展商贸物流业政策建议
  通过SWOT分析,罗列了泸州市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对其进行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对四个策略进行了甄别与选择,确定目前适合泸州经济发展策略是SO战略(增长型战略)——将泸州市商贸物流业竞争优势与发展机遇组合。在实施中应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坚持政策扶持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坚持规范化运行的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挖掘市场潜力,重振百年商埠的雄风。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与建议。
  (一)规划先行
  我市应尽快出台《泸州市物流发展规划》。对已出台的《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应抓紧制订出台配套实施办法和相关专项规划,特别应抓紧编制《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实施办法》《泸州市主城区商业网点控制性详细规划》《泸州市白塔商业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泸州市城北批发市场集群控制性详细规划》《泸州市城西新区域性商业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应抓紧制订出台五个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别应抓紧编制《泸州市城北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泸州市高坝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规划制订出台,确保《泸州市物流发展规划》《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项目落地,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有序推进,从而切实推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二)政策引导
  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制订出台《泸州市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实施意见》及其配套实施细则如《泸州市重点商贸物流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泸州市商贸物流业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泸州市白塔商业中心区建设管理办法》等。特别是为了抢占先发优势,快速做做强商贸物流业,我们建议在培育初期阶段应采用“多予、少取、放活 ”方针培育扶持现代商贸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一是“多予”方面。政府只有在财政扶持政策、金融促进政策、土地促进政策等三方面应有所作为,才能促进整个商贸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一,建议设立市级财政引导扶持资金1000万元,对全市规划建设、项目招商、重商贸物流项目和企业建设发展给予培育引导,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充分的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推进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第二,建议采用扶持酒业“小巨人”担保贷款方式,对全市商贸物流“小巨人”企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从而充分发挥信贷作用对商贸物流行业杠杆作用。第三,建议对全市重点商贸物流建设项目和重点商贸物流企业的扩展项目特别是城北批发市场集群和五个物流中心项目给予土地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根据项目用地计划,实行年初单列土地用地指标制度,确保项目落地实施。二是“少取”方面。政府应对全市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和项目在税收促进政策,规费优惠政策,土地出让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企业能感受到我市发展商贸物流业有实实在在政策支持。第一,建议在税收促进政策方面,应将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物流企业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再就业税收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企业。第二,建议在规费优惠政策方面,应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在建设方面规费,车辆运营方面规费、船舶水运方面规费给予实在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利于企业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做做强。第三,建议在对重的商贸物流项目和物流中心建设用地出让金确定上,可参照工业用地或工业集中发展区用地政策,从优确定土地出让金价格,这样也有利于引进更投资商投资商贸物流业。三是“放活”方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本着培育产业,让利县区,县区是实施主体原则,赋予县区相应建设商贸物流中心责权利,充分调动县区建设商贸物流中心积极性。第一,建议市政府在统一规划,跟踪监管基础上,放权给予江阳区建设管理白搭商业中心区,放权给予龙马潭区建设管理城北批发市场集群,放权给予五个物流中心所在县区建设物流中心。第二,应在工商促进政策,人才培养政策,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培育商贸物流业。
  (三)载体建设
  一是抓平台载体。我们应抓做“三区”建设,为商贸物流提供发展平台。即紧紧抓住物流中心区、城北批发市场集中交易区、白搭商业中心区三个重要载体,在土地、资金、交通、人力资源、能源供给、业主招商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抓企业载体。同时突出抓好重点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培育,突击抓好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推进和运行,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提供坚实项目基础。三是抓基础设施载体。通过尽快全面启动川黔高速、泸渝高速、泸赤高速、成自泸高速、隆叙铁路,进港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及物流园区建设,为商贸物流业发展夯实基础。
  (四)区域协作
  一是搭建政府交流互动平台。探索建立四省市结合部九地市区域性协作新机制,通过设立“泸州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论坛”等途径,搭建政府层面的交流互动平台;二是搭建经贸协作平台。通过“泸州酒业博览会”、“中国酒城迎春购月”等会展活动,搭建区域协作经贸平台;三是搭建边贸平台。通过力发展边贸市场,开展边贸经贸活动,搭建结合部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性平台。
  (五)人才培育
  舍得花本钱,引进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策划、管理和营销人才;联合我市高职院校,培养一批本土专业型人才;加对商贸物流优秀人才激励力度,为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六)目标考核
  市政府应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应设立像酒业发展哪样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市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领导协调小组应抓紧制订完善县区和部门目标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用目标考核手段促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