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的资料整理: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易激惹。
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头晕、疲劳、全身酸痛。
3.社会功能状况:(二)学习效率降低;(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烦恼、易激惹、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回避行为、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消化功能减退。
三、对该案例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
对该案例的鉴别诊断如下: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常常伴有思维障碍和人格改变,如孤僻、淡漠、行为怪异、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和求医愿望,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
2.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本案例的焦虑为继发症状,且以精神易兴奋、易疲劳为特征,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四、对该案例应该选择EPQ、SCL一90、SDS、SAS等量表进行检查。
五、作为咨询师,需向该求助者明确的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如下: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六、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l年以上,评为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
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显著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
总分为7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七、本案例的咨询目标主要有:
1.改变该求助者认为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的错误评价。
2.改变该求助者烦恼、易激惹的情绪。
3.改变该求助者精神紧张的情绪。
4.改变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状况。
5.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
6.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八、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下评价: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从该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
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