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一般资料:李女士,27岁,现职文员,未婚,独居。
求助者自述:三年前在本科即将毕业的时候因为失恋首次出现以下的情况,表现为整个学期都情绪低落,抑郁,毕业论文答辩都几乎无法顺利完成,当时非常绝望甚至企图自杀,后经过同学、朋友、家人的劝导和心理治疗,康复。最近两个月情绪突然高涨,无心工作,四处逛街,购物挥霍,狂刷信用卡,又穿得花枝招展,戴着彩色帽子,到处惹来奇异目光。她的同学一次陪她上餐厅,却因小事与侍应吵起来,非常激动,令同学非常尴尬。还常常在凌晨起床,唱卡拉OK骚扰邻居,邻居真的忍受不了。
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一级亲属有阳性家族史,求助者具有反复发作的病程,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在咨询过程中夸夸其谈,情绪高亢,思维奋进,兴高采烈,兴奋不安,自我评价过高。
根据CCMD—3的标准,本案例求助者心理问题属于( )(1分)
A.心境障碍
B.神经症障碍
C.躯体化障碍
D.性障碍
★标准答案:A
24.根据上述资料,你对本案的初步诊断是( )(1分)
A.双相障碍
B.躯体化障碍
C.强迫症
D.神经衰弱
★标准答案:A
25.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最容易与( )相混淆(1分)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恐怖症
D.躯体化障碍
★标准答案:A
26.在本案例中,求助者问题形成后,有( )生活事件的表现(1分)
A.凌晨起床,唱歌骚扰邻居
B.经常无顾对家人发脾气
C.与侍应吵架
D.以上三项都不是
★标准答案:A,C
27.本案例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心理量表有( )(1分)
A.SAS
B.SDS
C.MMPI
D.EPQ
★标准答案:C,D
28.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员在社会实践中的一段真实的对话:
咨: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你说吧?
求: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咨: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具体和我说说啊!或许我可以帮助你的。
求:我最近烦死了。
咨:烦死了!是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烦呢?
求:具体的我也搞不太清楚,反正就是觉得烦了。
咨:你不愿意和我说真实的情况,是不是有其他原因……?
求:男人真不是个好东西!我看到餐厅那个侍应就很不顺眼!你看他那样子,长那么帅还不是做服务员。你看我自己多好啊,一个人,想做什么作什么,无拘无束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了……
咨:你刚才说你认为男人不是好东西,是这样的吗?
求:是的,男人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咨询对话中,咨询师说:“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你说吧?”属于( )(1分)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责备性提问
D.封闭式询问
★标准答案:B
29.沉默在咨询对话中常常会出现,一般有( )类型(1分)
A.茫然型
B.情绪型
C.反抗型
D.内向型
★标准答案:A,B,C,D
30.针对本案例求助者的情况还应该收集( )资料(1分)
A.家庭病史
B.个人成长资料
C.人际交往关系
D.与同事关系
★标准答案:A,B,C,D
31.在咨询对话中,咨询师说:“你刚才说你认为男人不是好东西,是这样的吗?”运用了( )咨询技术(1分)
A.鼓励和重复
B.具体化
C.概述
D.内容反应
★标准答案:D
32.在咨询对话中,咨询师说:“你不愿意和我说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使用了( )(1分)
A.封闭式提问
B.多重问题
C.修饰性反问
D.责备性问题
★标准答案:A
33.在咨询对话中,都没有提到的是( )(1分)
A.求助者的家庭环境
B.求助者儿时的成长经历
C.求助者的工作环境
D.求助者的爱情观念
★标准答案:A,B,C
34.在咨询过程中,咨询的时间一般由( )来控制(1分)
A.咨询师
B.求助者
C.咨询师和求助者商定
D.谁控制都可以
★标准答案:A
35.一般资料:程某女13岁初中母亲陪同到心理咨询室咨询
其母亲口述:
女儿七个月时,我抱着她去亲威家参加婚礼时,一个插着花的花瓶碰倒并摔到地上。小程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哭起来。十个月时,她奶奶抱她在院子里玩,一走近院里种的牡丹花她就哭起来,怎么哄也不行,抱她离开花,就不哭了。一岁时,又带她去串门,发现她一看见别人家床单上的花卉图案和花瓶里插的花就放声哭。家里人这才意识到小程怕花。但并未引起重视,认为她怕花与我怕棉花一样,长会好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花的惧怕程度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重了。
四岁时,她和村里的一群孩子跟在出殡的队伍后面看热闹,当她发现棺材上的白花和人们佩戴的小白花时,立刻转身没命地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已经面无血色了。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惊恐异常地答道:“花追我来了!花张着嘴追我来了!”
六岁时,上学了,要排演欢度国庆节的文艺节目。她们班女同学的节目是手持纸花跳舞,这下可触犯了她的忌讳,说什么也不肯参加排演。
以后渐渐发展到只要是花她就害怕,无论是布上、纸上的花卉图案,还是纸花、塑料花、鲜花,她都怕得不得了。
近几年,为了躲开那些“可怕”的鲜花,只好绕道走僻路上学。时间一长,同学们都知道她怕花,常跟她开玩笑,故意往她身上扔花,吓得她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上课时她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要东张西望,唯恐窗外有人把花扔进来掉在她身上。在她的心里,花是那么可怕,使得她生活不宁,成绩下降。补充资料:其母亲自幼怕棉花,不敢碰棉花,还怕别人把棉花扔到她身上,甚至见到别人拿棉花也紧张得惊慌、出汗,必须躲得远远的。每年深秋棉花收获时,她就惊恐万状,从来不敢下地帮助人摘棉花。有一次家里人把收回的棉桃堆在院中,吓得她跑到她姥姥家住了好几天,直到家里的棉桃处理完了才敢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棉花的恐惧慢减轻,逐渐消失了。求助者形成问题的生物性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1分)
A.遗传因素
B.年龄
C.性别
D.家人溺爱
★标准答案:A
36.导致求助者问题加重的原因有( )(1分)
A.同学欺负
B.个人认知
C.学习压力
D.老师歧视
★标准答案:A,B
37.根据上述资料,你对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 )(1分)
A.焦虑症
B.恐怖症
C.抑郁症
D.躯体化障碍
★标准答案:B
38.根据上述资料,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最先可以排除( )(1分)
A.精神分裂症
B.恐怖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
★标准答案:A
39.本案例求助者对花的害怕最初从( )开始(1分)
A.一岁之前
B.四岁
C.初中
D.近几年
★标准答案:A
40.提取资料:
咨:你还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怕花的吗?
求:具体时间不太清楚了,好像从我懂事的时候见到花就害怕。
咨:你说见到花就害怕,是见到什么样的花就害怕呢?
求:不管是什么花,我看见就觉得害怕,好像它们都在追着我。
咨:花在追着你,你真的看到这样的情况吗?
求:没有见过真的在追我,但我就是觉得它一直在不停的追着我。
……
咨:那么在你冷静的时候,你认为花值得怕吗?
求:当然不值得。(干脆回答)
咨:既然你知道不值得了,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不完全是你自己瞎怕的吗?真是的,都知道不值得了,还怕什么?
求:(沉默)
咨:其实花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而且没什么可怕的。
求:(沉默片刻)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到花就很害怕。
咨:你凭什么这么肯定自己那么怕花呢?
求:(沉默)
……
求助者对花的害怕属于( )(1分)
A.广场恐怖
B.社交恐怖
C.特定恐怖
D.无法判断
★标准答案:C
41.在咨询对话中,下列属于咨询师责备性问题的有( )(1分)
A.你凭什么那么肯定自己那么怕花呢?
B.既然你知道不值得了,……都知道不值得了,还怕什么?
C.那么在你冷静的时候,你认为花值得怕吗?
D.花在追着你,你真的看到这样的情况吗?
★标准答案:A,B
42.在咨询对话中,求助者提到( )(1分)
A.害怕的对象
B.害怕的具体时间
C.害怕的内容
D.害怕的程度
★标准答案:A,C,D
43.在咨询对话中,咨询师说“花在追着你,你真的看到这样的情况吗?”这句话使用( )(1分)
A.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半开放式提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标准答案:B
44.导致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因素有( )(1分)
A.遗传因素
B.社会因素
C.自身因素
D.都不是
★标准答案:A,B,C
45.在咨询对话中,咨询师说:“既然你知道不值得了,……还怕什么?”这句话属于( )(1分)
A.多重问题
B.修饰性问题
C.解释性问题
D.责备性问题
★标准答案:D
46.求助者在咨询对话中第一次出现的沉默属于( )(1分)
A.反抗型
B.茫然型
C.思考型
D.内向型
★标准答案:A
47.在咨询对话中,咨询师使用了( )次责备性提问(1分)
A.一
B.二
C.三
D.都没有用到
★标准答案:B
48.如果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求助者。这是属于( )技术(1分)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解释技术
D.初层次通情达理
★标准答案:A
49.本案例求助者的咨询属于( )(1分)
A.团体成长咨询
B.个体成长咨询
C.团体健康咨询
D.个体健康咨询
★标准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