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矿工程专业是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矿山管理和工程人员的需求而设置的,注重考核应考者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掌握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掌握矿区开发、矿山开采、矿床开拓的基本设计方法;
2、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
3、熟悉国家有关的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层次。其专业培养规格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水平相一致。
凡取得本科规定的十三门课程合格成绩,累计不少于70学分,实践考试、毕业论文答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同时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本省有关规定,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考试课程及学分
专业代码:080109
序号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08146 | 矿井提升运输 | 4 | 免考英语(二)的加考课程 | |
11891 | 煤炭工业经济 | 5 | ||
11892 | 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 | 5 | ||
4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4 | 含实践1学分(00052) |
5 | 10053 |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 6 | |
6 | 11939 | 采矿学(二) | 11 | 含实践3学分(11940) |
7 | 08143 | 非煤开采技术 | 3 | |
8 | 03095 | 系统工程 | 6 | |
9 | 08147 | 矿井通风与安全(二) | 6 | 含实践1学分(08148) |
10 | 08149 |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 5 | |
11 | 11887 | 采矿优化设计 | 5 | 含实践1学分(11888) |
12 | 11889 |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二) | 4 | |
13 | 11890 |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
总学分 | 70 |
说明:1、矿产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02168矿山地质、02170矿山测量两门课程。
五、部分课程说明
1、矿井提升运输
本课程是矿业学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两部分内容。矿井运输部分内容有:矿山运输设备的理论计算基础、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矿山窄轨铁路运输设备和辅助运输设备。矿山提升设备部分内容有: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放井提升机、提升机与井筒的相对位置、矿井提升运动学及动力学、斜井提升、多绳摩擦提升和矿井提升机的拖动与控制。
2、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本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及分析、老顶岩层的梁式平衡的产生原因和机理、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形成的竖三带特征、移动规律、岩体结构的有关假说及形成条件、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基本规律、回采工作面顶板控制及支护方法、采区巷道矿山压力及其维护等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回采工作面和采区巷道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山压力的产生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学生以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奠定较为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
3、矿井通风与安全(二)
该课程系统地分别介绍矿井通风史、矿井空气、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矿井空气流动能量方程、矿井通风阻力及其计算、矿井自然通风、矿井主扇与机械通风、矿井通风网络风量分配与调节、掘进工作面通风、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计、矿井通风测定和通风系统管理、矿井热环境调节、矿井防尘与排氡、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的研究展望等。
4、采矿优化设计
课程包括采矿设计优化的目标和内容,采矿方法选择和设计优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采矿设计优化的主要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5、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
煤矿井下采掘机械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选型原则、配套关系、使用维护 和有关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6、系统工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系统与系统工程的一般概念、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结构分析、系统演化分析、系统建模、系统结构模型化方法、系统仿真、系统动力学、系统评价和系统决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