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10月高等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3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