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3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1. 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
A. 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 心静自然凉           D.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2.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作用表现在(          )。
A. 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根本变革了旧的经济体制
C. 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           D. 根本改变了社会制度
E. 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33.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          )。
A.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B. 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
C. 超越历史时代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D. 对真理必须采取相对主义的态度
E. 由于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34. “拔描助长”的事例是(          )。
A.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B. 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
C. 急躁冒进的表现           D.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E.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表现
35.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
A. 他们能够揭示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发展趋势
B. 他们是革命事业的倡导者          
C. 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D. 他们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规律          
E. 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发动者
36. 社会意识形态是(          )。
A.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
C. 一种观念上层建筑           D. 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
E. 与社会心理相一致的意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