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程度和规模
15.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肯定和否定的区别 B.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认肯定和否定是辩证的统一
16.对待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全盘接受 B.全盘否定
C.批判为主继承为辅 D.批判地继承
17.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直线性
C.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否认了特殊性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而否认了间断性
18.感觉、知觉、表象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9.“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实际经验高于书本知识 B.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C.实践出真知 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20.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B.从真理中不断排除谬误的过程
C.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21.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历史性
C.实践具有主观性 D.实践具有能动性
2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3.恩格斯所讲的“两种生产”是指( )
A.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B.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资料的生产
C.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D.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
24.在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
A.自然环境 B.生产资料 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
2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 )
A.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决定经济基础的变更
C.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D.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