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7月高等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2页


D.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30.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人的先天禀赋
B.人所处的自然环境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个人的主观努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表现有(      )
A.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E.使哲学变成了"科学之科学"
32.规律的特点有(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偶然性
D.稳定性
E.重复性
33.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E.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风来雨至,电闪雷鸣
C.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D.夜尽昼至,月落日出
E.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条件的有(      )
A.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6."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
A.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B.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D.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惟一源泉
E.劳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E.封建社会
38.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的有(      )
A.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B.通过改革使社会制度不断自我完善的规律
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E.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39.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
A.产生
B.性质
C.具体特点
D.具体形式
E.发展变化
4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的有(      )
A.只有正确认识必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自由就是摆脱必然性的束缚
D.自由与必然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E.人类的活动只能服从必然性的支配,没有选择的自由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42.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质。(7分)
4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和理论意义是什么?(6分)
44.简述人民群众范畴的含义和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构成。(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意识能动性的含义、表现及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和途径。(12分)
46.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意义。(12分)
47.试述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及这两种划分法的关系。(12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