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3 共2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 )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
5.空间是指( )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6.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是否( )
A.普遍联系
B.永恒发展
C.有一个共同本原
D.有共同发展规律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可知性
B.可变性
C.客观实在性
D.相对稳定性
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10.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
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
11."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所以,以后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推演出来。"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2.下列说法中,强调全面看问题的是( )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14.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1948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
B.人们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人们的认识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D.人们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16.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标准观点的是( )
A.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
B.以伟人之言论定是非
C.以众人之意见定是非
D.以自己的认识定是非
17.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
18.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血缘亲族关系
B.社会生产关系
C.政治思想关系
D.文化交往关系
19.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 )
A.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
B.生产产品质量的优劣
C.劳动对象的丰富程度
D.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
20.生产关系是反映( )
A.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B.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C.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D.人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范畴
21.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
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动人民的利益
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
22.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社会的政治制度
D.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23.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一部分人用暴力掠夺另一部分人的财产
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的私有制
C.人们私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D.脑力劳动者占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产品
2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执政党的领导方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5.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26.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宽松的社会环境
B.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
C.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D.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27.从实质上说,社会交往是( )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C.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思想交流
D.不同个人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
2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B.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