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1009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 分,共45 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它( )。
A.已成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
B.已成为绝对真理的体系
C.已成为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
D.是人类哲学思维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
C.由理念或客观精神创造的
D.由客观物质和主观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5.下列论断或寓言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 )。
A.刻舟求剑 B.过犹不及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这在哲学上属于(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事物的度
C.了解事物的量 D.认识事物的本质
7.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 )。
A.折中主义 B.辩证法
C.诡辩论 D.形而上学
8.真理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对人们有用的认识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9.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是正确认识的 B.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C.实践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1.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12.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马列主义指导 B.共产主义理想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13.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
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14.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
A.每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群众
D.被剥削阶级
15.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一切规律的制约
C.不受任何束缚 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