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2页


27.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创新
B.政府加大资本的投入
C.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D.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
28.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A.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B.不断前进、一帆风顺的过程
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
D.有时发展、有时停滞的过程
29.人有多种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社会属性
C.人的精神属性
D.人的血缘属性
30.个人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A.依靠别人的帮助
B.等待机遇的到来
C.借助社会环境的改善
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定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就存在(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E.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3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元论观点的有(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
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利害同门,祸福同邻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C.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D.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E.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因素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E.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
36.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表现有(     )
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E.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37.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下列各项属于思想体系的有(     )
A.社会传统和社会风气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宗教观点和艺术观点
D.哲学观点和道德观点
E.自然科学和语言学
38.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其表现有(     )
A.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E.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3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的有(     )
A.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一般说来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B.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发动的
C.社会革命是进步的,社会改革则是保守的
D.社会革命属于政治领域的变革,社会改革则是经济领域的变革
E.社会革命往往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说来不需要用暴力解决
40.下列观点属于抽象人性论的有(     )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人生而自由
D.人的本性是天赋的
E.人性善恶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7分)
42.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质。(7分)
43.简述相对静止的含义及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6分)
44.简述国家的政治职能。(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2分)
46.试述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并说明二者关系原理的现实意义。(12分)
47.试述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12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