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邓小平理论试题答案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2页

43、(1)明确界定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2分
    (2)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2分)
    (3)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改变。(2分)

44、(1)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必须进行改革。(2分)
    (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分)
    (3)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2分)

45、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1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1分)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1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分)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分)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1分)
    (2)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发展。(1分)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2分)公有制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非公有制经济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2分)

47、(1)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关系到全局,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它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3分)
    (2)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局部战争的问题。(2分)
    (3)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发展的问题。(2分)
    (4)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碍,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3分)

48、(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出口产品;农村又是工业的主要市场;农业发展又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5分)
    (2)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3分)
    (3)我国农业生产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2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