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3页

16.甲男和乙女欲害死乙的丈夫。甲为乙准备了毒药,乙趁其丈夫洗澡之际将毒药放进丈夫的咖啡中。乙的丈夫举杯欲饮,乙心生悔意,遂打翻杯子。下列对甲和乙的犯罪形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共同构成犯罪既遂 
B.甲和乙共同构成犯罪未遂 
C.甲和乙共同构成犯罪中止 
D.甲构成犯罪未遂,乙构成犯罪中止 

17.甲在醉酒后将乙打成重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甲( ) 
A.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依法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处罚 

18.甲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甲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时间为( ) 
A.2年 
B.3年 
C.6年 
D.7年 

19.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缓刑是一种主刑 
B.缓刑是一种附加刑 
C.对于累犯不得宣告缓刑 
D.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宣告缓刑 

20.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位犯罪一律是过失行为 
B.单位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C.单位犯罪一般是为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行为 
D.单位犯罪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行为 

21.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 ) 
A.纵情和享乐 
B.劳动和奉献 
C.金钱和权力 
D.索取和占有 

22.从内容来说,理想可概括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四大类。下列属于道德理想的是( ) 
A.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B.成为一个德艺双馨、受人爱戴的文艺工作者 
C.做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D.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 ( ) 
A.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为个人求享乐为核心 
C.为家庭求温饱为核心 
D.为少数人谋福利为核心 

24.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 ) 
A.保护环境的要求 
B.遵纪守法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25.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生态道德的要求 

26.“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处在这种心境的时候,更易于与之交往和沟通;相反,人处在忧愁悲伤之时,就更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心。这说明,与人交往应该( ) 
A.注意自我形象 
B.注意动作行为 
C.善于体察对方的心境 
D.妥善地运用赞扬和批评 

27.良好的品德修养可以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增强人际吸引。下列品德修养中,有助于增强人际吸引的是( ) 
A.惟我独尊 
B.挑拨离间 
C.言而无信 
D.诚恳谦和 

28.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被称为( ) 
A.自我修养 
B.自我实现 
C.自我欣赏 
D.自我设计 

29.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最起码的思想政治觉悟是( ) 
A.爱国主义 
B.共产主义 
C.民族主义 
D.人本主义 

30.现代中国人应努力把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人。“四有”新人,最重要的是( ) 
A.自觉的纪律和严格的要求 
B.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C.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D.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