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3页

课程代码:000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监察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2.把法律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3.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
 A.社会性的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4年
 C.1978年 D.1982年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指(   )
 A.出生在我国的人 B.年满18周岁的人
 C.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D.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既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又是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休息权 B.受教育权
 C.监督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
 A.审判机关行使 B.公安机关行使
 C.检察机关行使 D.立法机关行使
 8.下列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必须都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9.某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依法对其处以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   )
 A.抽象行政行为 B.被动行政行为
 C.羁束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
 10.某甲因不履行与某乙签订的买卖合同,而被某乙起诉到法院。在案件开始审理前,某乙发现审理本案的审判长是某甲的哥哥,因此请求更换审判长。法院院长查证情况属实后,更换了审判长。这符合诉讼法的(   )
 A.回避原则 B.合议制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 D.二审终审制原则
 11.某商场的下列商业活动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是(   )
 A.低于成本价处理长期积压的商品
 B.在有奖销售中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C.因清偿债务而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D.采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优价廉的新产品
 12.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   )
 A.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下列经营行为中,消费者可依法按其所支付价款的两倍,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的是确(   )
 A.经营者销售的商品价格略高于市场价
 B.经营者出售的商品外部包装过于粗糙
 C.经营者打折出售款式过时的库存衣物
 D.经营者谎称某一国内企业产品为原装进口产品
 14.作品被收集、出版、发行的八岁小画家(   )
 A.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5.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由于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对已经占有的对方财产采取扣留处置的担保方式是(   )
 A.抵押 B.定金
 C.留置 D.保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