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5页

 
21.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   )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2.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23.获得真理性认识并不等于确立了科学信念。要使真理性认识深入人心,成为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D.努力保持心理平衡 
2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C.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精神  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 
25.“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对“爱祖国”的要求集中体现为(   ) 
A.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B.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C.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D.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取利益和财富 
26.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   ) 
A.社会公德的要求之一    B.家庭美德的要求之一 
C.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    D.环境道德的要求之一 
27.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 
A.爱护公物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28.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必然要和别人进行交往,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之间联系的是(   ) 
A.任何人际交往都是以往人际关系的产物 
B.人际交往是一种状态,人际关系是一个过程 
C.人际交往的状况与人际关系的发展程度成正比 
D.人际关系是一切人际交往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29.下列与人交往的做法中,可取的是(   ) 
A.明知不对,不说为佳    B.赞扬别人,言过其实 
C.与人交谈时“洗耳恭听”   D.少言冷语,自恃清高 
30.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慎独”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 
B.“慎”是谨慎,“独”是独处,不与人交往 
C.“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D.“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