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要素中,4.3.1条款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无疑是重中之重,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行业尤其如此。化工行业由于其设备、管道的复杂性特别是其生产、制造、贮存过程中牵涉到大量的化学危险品,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审核过程中如何验证一个化工企业4.3.1条款的符合性,如何判断其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和安全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时下流行的安全评价方法中,LEC法由于其简单易学获得了巨大的应用,许多化工企业和咨询公司几乎不分其行业特点和风险性,都无一例外地选择LEC法作为安全评价的唯一方法。笔者认为,LEC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它只能是对一般作业条件的危险评价,它强调的是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下作业的危险性,它的三个因子中有关指标的取值主观、任意性很大,其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仅仅是美国人经验划分的结果,难免带有局限性。应该说,LEC法对于分析化工企业操作人员的危险性是可行的,但这种分析只能用于简单的化工系统,对于一个复杂的持续作业的系统而言,仅仅靠这一方法分析系统的危险性是不够的,需要借助更精确的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显然,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系统本身固有危险的分析显得更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图根据化工行业的特点和各生产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探讨将几种安全评价方法相结合分析一个化工企业风险的可能性。
2 过程发展初期的安全评价方法
对于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或者对于化工企业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操作方法、接触新的危险性物质、工具和设备等,可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或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进行分析研究。
2.1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在过程发展的初期,如果我们不掌握详细的设计和操作程序,可以考虑运用PHA法进行项目初期的安全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方法最早由美国军方提出,在项目的初期使用该方法可以从一开始就消除、减少或控制主要的危险,几乎不耗费什么资金,可以取得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该方法将系统的危险性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表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 能 导 致 的 后 果
Ⅰ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Ⅱ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致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破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该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Ⅳ 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