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环境影响评价实例(一)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1.环境风险评价 
  莫北油气田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探、钻井、试油、采油、井下作业及油气集输等环节均接触到易燃、易爆危险性物质,而且生产工艺多种多样,所处自然环境和作业条件又比较恶劣,因此为避免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对莫北油气田在开发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就愈显重要。 
本项目事故风险评价的主要工作是对油气田开发、油气集输等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以指导设计和生产,减少或控制本工程的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风险对环境的危害。 
1.1 同类事故调查分析 
莫北油气田区域开发主体工程为钻井、油气集输、集输站场,因此主要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同类事故调查分析。 
1.1.1 钻井事故风险类比调查 
钻井、射开油气层及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风险事故是井喷,井喷失控将导致油气资源的严重破坏,极易酿成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油井报废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各油气田在油气勘探开发建设过程中,累计发生井喷失控230多井次,占完井总数的2.41‰,其中井喷失控又着火的井18口,占失控井的34%,从事故原因分析表明,多数井喷的发生是由于操作人员直接原因造成。由于起钻抽吸不浇灌泥浆或灌泥浆不认真,不能发现溢流或处理不当,占井喷井的51%;由于井口未按防喷器或防喷器按装不符合要求,以及泥浆密度过低,占井喷失控的40.5%;其它原因占8.5%。 
类比调查新疆油田近几年来所有的生产事故中,发生于钻井阶段的占65.9%,发生于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仅占10.6%,其它的23.5%发生于服务部门,可见,钻井阶段是油气田开发建设的事故多发阶段。类比调查新疆油田井喷事故统计分析见表1-1。 
表1-1 新疆油田井喷事故统计表
时间地点原因后果
1996.01.11YH-104井井喷属人为责任事故。射孔完井工程设计时没有井控要求;替喷时违章作业,井口无任何井控措施和安全要求。本次事故共污染面积120.1万m2,赔偿金额441万元。
1996.01.28DW-105井井喷属人为责任事故。勘探队虚报泥浆密度使泥浆密度偏低,起钻抽吸引起溢流;发生溢流后,起钻在岗人员素质差,未发现溢流,从而发展到井喷失控。直接经济损失43万元,该井地处戈壁,未进行赔偿和环境污染补偿。
1991.01.21塔中四油田11-6井在进行油井替喷时发生火灾属特大责任事故。施工前期准备、组织工作不严密,违章作业;职工技术素质差,缺乏应急能力;进行原油替喷时,因一根高压耐油胶管刺漏爆裂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19万元。
1991玛4井井喷着火属设计施工责任事故。没有装防喷器是井喷后导致失控并失火的直接原因。 
因地层的复杂多变,勘探钻井过程中存在井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由表1-1可见,设计和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在钻井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