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5 共2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构想
在现代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社区持续进步也日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在1976人类住区大会通过的《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中便提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类住区政策的首要目标,即首先是满足人们对食物、住房、洁净水、卫生、教育、培训、社会安全等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我们所着力推进的城市发展不仅仅指区域的整体规划、资源开发以及城市公共管理和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它还包括一个全球内在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的深层次目标。只有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社区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是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前者既包括社区在规划、建设、管理等诸多宏观领域的科学化水平,也包括在具体的生产过程、生产设施如劳动工具、日常用品、医疗设备等 方面的科学化程度;后者主要是指社区内整体居民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其中,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人们对自身健康、卫生、生理结构以及发病原理等等的科学认识程度;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他们对社会发展实质的科学认识依赖于他们科学人生观的确立。两者都离不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新知识的普及。
从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行动创新。这里说的行动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迅速地将“科技兴市”战略贯彻落实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之中;二是行动中坚持以城市区内各要素优化组合、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体现改革和锐意创新的精神。当前应着力采取的主要创新行动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尽快制定城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近期以及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规划中应突出重点,坚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城区所属的耗能高而且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项目,应加强限制,直至取消;
(3)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首先要努力持续地提高地方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每年的投入份额应有硬性规定;其次,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鼓励城区内各个企业,甚至个人增加对科技的经费投入;再次,要采取措施,积极吸收国内外的科技贷款,推进本市区的科技进步。
组织创新。从现代化的需要
(2)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组织资源,鼓励跨地区、跨行业部门的科技事业合作,加强不同城市之间、科研机构之间、科技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促使我们的“科教兴市战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汇入全球化的高科技时代的洪流。
(3)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积极推进科技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鼓励省属以及各市县科研机构各部门,推广自己的科研产品,积极发展技术中介、技术咨询、企业诊断服务等第三产业。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解决城市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