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7页
一、单项选择题
2.()是行政管理生命力的体现,是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
A.行政效益B.行政效率C.行政效能D.行政能率
3.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由于()的存在。
A.行政自由裁量权B.自由行使行政权
C.合法性D.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4.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A.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中介
B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组织、管理机制
C.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法规、管理监督
D.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实施、管理审批
5.甲、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时,承担城市总体规划任务的,向()备案。
A.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
C.任务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地县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6.对于建设项目选址的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不同意的,应()。
A.退回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B给予书面答复
C.改变选址地点并发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D.不给予答复
7.下列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几种关系中,()是正确的。
A.建设用地单位应同时向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土地使用证的重要依据
D.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
8.以下()项内容可不作为建设工程申请的审查内容。
A.建设工程性质、规模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布局和发展要求
B.对建设工程涉及交通、环保、防疫、消防、人防、文物保护等相关业务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进行综合协调
C.在现有居住区内插建房屋还应特别注意其四邻的正当权益
D.土地价值和收益
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分为()层次。
A.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和名城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三个层次
B.物质形态保护,非物质形态保护两个层次
C.系统保护,特色保护,物质形态保护与非物质形态保护并重三个层次
D.文物古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形态特征的保护三个层次
10.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的行政行为不包括()。
A.行政检查B.行政处罚C.行政强制措施D.行政司法
11.(),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A.1989年12月26日B.1990年1月1日
C.1990年4月1日D.1991年4月1日
12.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指()。
A.控制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B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功能的发展
C.控制市区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无限制扩展D.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制扩展
1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建设项目计划审批权限实行()审批制。
A.由城市人民政府
B.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分级
D.统一
14.城市公共交通车站,同向换乘距离一般为(),异向换乘距离为()。
A.不应不于50m;不应小于100m P~不应大50m;不应大于100m
C不应小于50m;不应小于70m D.不应大于70m;不应大于110m
15.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下面。
A.人行道 B非机动车道C机动车道D.绿化草坪带
16.下面()不是现代行政沟通的发展趋势。
A.行政沟通的效率越来越高B行政沟通的范围越来越广
C行政沟通的形式趋于多样化D.行政沟通的手段趋于现代化
17.某市在机构改革中将市和区县两级城市规划管理局撤销,另组建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并在区县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处,除继续行使原规划局职权外,还扩大了职责箍围。有一公民对原区规划局的行政行为不服,应该向()申请复议。
A.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B.区规划建设管理处
C.市政府主管规划建设的部门D.建设部有关主管部门
18.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规划管理的目的是()。
A.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政府的建设计划要求
B.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建设单位的用地要求
C.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布点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D.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要求
19.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对一起违法建设发出处罚决定书,并盖有该局处罚违法建设用章。受罚单位接到处罚决定书后不予理睬,该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不予受理,这是因为()。
A.法院不对,应该受B.受罚单位与法院打了招呼
C处罚主体不对,处罚决定书无效D.受罚单位有行贿之嫌
20.()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A.所有城市
B大城市
C.大城市、中等城市
D.根据发展需要